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巧寓电台】特辑:听觉上的中国(二)

【巧寓电台】特辑:听觉上的中国(二)

  • 2019-07-28 17:11:05


  • 电台主播 | 罗 波    原稿编辑:罗波

    编辑 | 巧寓时代 (ID:qiaoyugy)

    水族马尾绣

    中国有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各呈一派。养蝉、缫丝、刺绣,从古至今,未曾改变过。然而,在贵州以东、以南的水族地区,他们的刺绣,却是别具一格,丝丝扣扣之间,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水族的马尾绣。
    传说,古代的水族部落,居住在东南沿海,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了贵州深山里,在路上躲避追兵时遇到一条大河,水族人的马匹将男女老少驮到对岸后,已死伤大半,为了纪念马儿拯救自己的族人,水族人民便将马尾渗入丝线,做成刺绣装点的衣饰,祈求族人的平安。这便是关于水族马尾绣最早的传说之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勇敢的水族妇女把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自然万物经过她们的想象加工后,栩栩如生的反映在马尾绣工艺上,花鸟虫鱼,造型别致,富有浓郁的民族韵味。
    马尾和刺绣,一个活生生的四肢毛发动物的尾巴和千百年来穿梭于指尖的丝线袖珍小活,真的是难以把二者放在一起想象。这不得不让人先去探讨“马尾”一词。马,算是人类最早的代步之一了。水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山路崎岖,交通有赖于马驮。养马,赛马,对于水族人民来说,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马尾质地硬,用来刺绣不易变形,马尾不易腐坏,经久耐用。聪明的水族人民最先发现并加以利用,创造出了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
    水族马尾绣制作工艺极其考究,其独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

    古老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工艺在水绣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刺绣的图案多表现为吉祥的龙、凤、麒麟、梅花鹿、花鸟鱼虫等自然现象,造型千姿百态,生动别致,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几何对称,极具高超的艺术价值。马尾绣背带、马尾绣尖角鞋、马尾绣童帽,可以说,马尾绣对水族人民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水族女子出嫁后,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外婆家便以马尾绣的背带和银佛童帽作为礼物,来探视外甥,并且只送一次。这样的做法,一是因为马尾绣背带制作工序繁杂、价格昂贵、经久耐用。二是娘家人希望自家女儿从一而终,婚姻稳固,幸福美满。三是母亲对自己女儿及她的孩子们的良好愿望。
    众多马尾绣品中,多见的图案为蝴蝶纹。其实,这样的图案结构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和水族人民中流传甚广的故事相关。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九个太阳,河被晒干,树木枯死。有一天,一位辛勤的水族妇女背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去找水,太阳把母子二人晒得几乎昏死过去。于是,有只大蝴蝶飞到母子头顶上空,展开大翅膀遮住炙热的阳光,母子俩得救了。
    从此水族人民便在背带上绣上了蝴蝶,一是希望蝴蝶保佑儿子平安,二是告诉子孙后辈不要忘记昔日蝴蝶救祖先的恩情。于是,蝴蝶成了水族人民心中至善至美的形象,在代代相传的绣品中传承下去,福及子孙。聪慧勤劳的水族人民,在一方靛蓝的粗布上,用自己的双手,手作出了“中国刺绣历史上的活化石”。而今我们应该庆幸,这个来自遥远的艺术,在古朴善良的水族人民的手上,完整美好的保存了下来。

    用脚步丈量美景,用声音记录风情。今晚的节目就是这样,明晚的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原创作品 转载注明出处】



    每周三、周六与你相约,赶快关注“巧寓时代”收听吧!不见不散!


    看什么看,这么帅的二维码是用来扫的

    关注巧寓时代,巧妹陪你一起看世界


    ▲想要知道更多精彩内容,猛戳上面「 巧寓时代 」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