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爱——情爱,友爱,爱情,仁爱
路易斯一生对爱的总结
► 我们可能会将只当献给上帝的无条件的忠心,献给人类的爱。于是,人类的爱就变成上帝,同时也就沦为魔鬼。它们会毁掉我们,也会毁掉自己。因为,自然之爱一旦被允许变成上帝,便不复是爱,名义上虽然仍旧是爱,实则可能变成复杂形式的恨。
摘录: 我们是为上帝而造,尘世上的人之所以激起我们的爱,知识因为他们在某方面与上帝相似,彰显出上帝的仁慈、爱心、智慧或善。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爱他们太多,而在于不太明白自己究竟在爱什么。上帝不是要求我们离弃他们,离弃自己如此熟悉、挚爱的人,去爱一个陌生人。将来等我们见到上帝面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认识祂。我们在尘世上经历一切纯真之爱时,上帝始终参与其中,祂给了我们这些经历,维持其存在,每时每刻都在其间运行。在这些经历中,凡是真正的爱,即便在尘世,也都主要来自上帝,而不是来自我们,来自我们也只是因为来自上帝……爱上帝胜过爱他们,我们爱他们就会胜过现在。
这是第一本把爱剖析的那么细腻的书,是一本对爱的解释非常到位的一本书。当我耐心读完的时候,内心深深被触动,虽然无法完全吸收作者在书中留给读者的智慧和营养。但是已经让我深深的发现,人若离了上帝,就根本不是人,人若不趋向上帝,爱将是虚空缥缈。
这本书不适合速读,适合慢慢的品味,因为爱,是需要耐心的回味的。人的爱,是人间的至毒之物,因为带上了罪这个强势不可忽略的存在;同时,人的爱,也是人间的一切苦难的解药,因为当人的爱趋向上帝的大爱时,那便是人间至善至美。
路易斯把人的爱从三个角度去剖析。
1、需要之爱
这是每个人共通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爱,人被造的本性就存在的,人被造是为了上帝,人的爱就需要上帝。因此,当一个人处在悲苦患难中,一个拥抱,一个微笑,甚至一个鼓励,就会让人重新恢复正常。
2、给予之爱
就是付出的爱,愿意将自己的爱倾倒在别人的身上,就像母亲宠爱孩子,没有需求的给予之爱。然而,当人以给予之爱去爱的时候,人就非常的像上帝。因为上帝的存在是自由永有,祂的存在不依靠外在的一切,包括被爱。上帝在三位一体的国度里完全享受彼此之间的爱,这种爱已经完满,不需要被造物加添上去的。而是创造者自身拥有的。当人在发出给予之爱的时候,人是最像上帝的,因为上帝的行动就是给予,然而人的事实却是,他的需要之爱要先被满足。
3、 欣赏之爱
有一种爱,叫做欣赏,或者是只是为了看你一眼,知道你好不好。不会为你付出爱,也不会要求从你那里得到爱。这种欣赏之爱,只是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然而这种爱,本身不是一种关系,是一种虚幻的寄托,人内心空虚的一种填满。
我们要注意,所有的爱都会变为偶像崇拜,所有的爱都会变成魔鬼。如果人的自然之爱不被上帝的大爱提升,不被更新,所有的爱,看似是上帝,拥有极大的权威和力量,然而却极有可能化为魔鬼,人的爱到了极致,就是疯癫,就是变质。唯有被上帝的大爱填满,人的爱才能够在情爱,友爱,爱情中发挥到极致。
最后,出现最为人所无法想通的是,人要爱上帝胜过一切才能够正确爱其他,但是上帝不需要被爱,因为上帝本身不缺乏爱,然而祂却要求人来爱祂胜过一切,人若不爱上帝胜过父母,儿女,妻子……就不配做我的门徒。爱上帝使我们真正知道如何爱其他。对于上帝而言,不爱祂,就代表着恨。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爱这个,就是恨那个。从圣经的角度看,没有被选择,被抛弃就是恨。上帝爱雅各,恨以扫。爱雅各,就选择雅各,恨以扫,就抛弃以扫。圣经对爱与恨的规范,就是选择与抛弃。
当我们邀请上帝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住在我们的心里,祂就会改变我们的需求之爱,也改变我们的给予之爱。不仅改变我们对祂的需求之爱,也改变我们对其他人的需求之爱。唯有需求之爱和给予之爱被上帝以正确的方式规范,才能够带来改变,才能够表达出仁爱。
备注:笔者自己本身没有丰富的经历,然而这本书却是路易斯一生经历的不同的爱的总结。是留给世人的一笔极大的遗产。笔者也无法用干练的文字组织这本书要表达的内容。盼望希望明白何为爱,如何爱,如何区分爱的人,这本书会带给你极大的帮助。
你们的朋友,弟兄 Ezra 分享于 26/06/2016 ■
编辑推荐
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已经成为人生最大的支柱,或最后的支柱。 但是这个支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在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又已经变得极其脆弱,一触即溃。
这种危局,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常常没能把爱想透,把它看得太简单,或者混同于别的东西;我们常常只用一种爱(例如男女之爱)取代别的爱,眼光变得太狭窄;我们常常对爱过于信赖或近乎崇拜,把它当成了上帝——《圣经》说“上帝就是爱”,但人间的爱并不就是上帝!
这就好像一个人把桌子腿当作了房子的支柱,或者以为一根支柱就能撑起整座房子,或者以为有了几根支柱就可以不要地基!
C.S.路易斯会让你明白人生大厦有多少支柱支撑,明白这些支柱又需要有怎样的地基……
内容简介
C.S.路易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新的读者。本书中作者带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爱,去想一想各种各样的爱,去体会一下各种各样的爱,包括:物爱、情爱、友爱、爱情、仁爱。
作者简介
C.S.路易斯,生于1898年,卒于1963年,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的一生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意思是他在不到65岁时去世为止,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天路回归》、《地狱来鸿》、《返璞归真》、《四种爱》等等。他一生著书逾30部,有学术著作、小说、诗集、童话,他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支持者,时至今日,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新的读者。
时代之光 ∣ 一个主内“读书人”的公众号
↓↓↓ 点击" 阅读原文 " 【了解《四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