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会溺爱孩子是正常的,因为母亲和老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随的压力自然也不一样。对老人来说,这时她应该做的是含饴弄孙,至于主要的养育、教养等责任,并不在她身上;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年老之后的包容性本来就会变大,对于孩子种种捣蛋不听话的行为,当然也就较不以为意,因而自然就会处处顺着孩子。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老人或其他长辈溺爱孩子的行为呢,希望以下办法对您有启发。
办法1:亲身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爷爷奶奶或是其他长辈只能是替代性的照顾者,
主要的照顾者,父母是责无旁贷。
上班时请老人带,只要一下班,就立即将这照顾的责任接过来;上班又要带孩子,当然是非常辛苦,但也唯有如此,你才有资格坚持自己的教养原则,
如果上班没有办法自己带,下班又借帮回避带孩子的责任,那么又怎样有立场要求坐享教养的权利呢?
办法2:主动与老人聊天
合作教育本来就是件难事,在教养冲突发生时,先冷静一下,想想老人之所以如此溺爱孩子的原因,让自己变得心平气和。
然后主动出击与老人沟通,——先向她提及自己感谢她帮忙照顾孩子的辛苦,再温和地跟她说明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与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老人应该也会赞同你的做法。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状况发生时,你并没有让孩子和老人知道你坚持的原因,而只是一味打骂孩子的话,则不仅孩子不理解,老人的心也会因而受伤。
办法3: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
家长在向老人说理的同时,可通过一些必要的教育手段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
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坚持下去,不妥协。但切忌没有耐心,态度粗暴,
更不可打骂孩子。另外,父母如经常带孩子出外远足、野餐、游泳、滑冰等,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便可加深与孩子的感情,使孩子自觉地听从父母的意见。
办法4:让老公与你站在同一阵营
夫妻如果教养的相同,孩子的行为才会有准则可循;而当老人的教养方式与你不同时,你们的立场也才能一致,所以专家建议,
夫妻协谈是必须的,
多与老公聊你的教养方式,与老公达成一致,下一次当老人有意见时,见到孙子的父母都这么说,自然也就不好坚持了。
办法5:让孩子参加集体生活
如果孩子稍微大点的话,可以把孩子送托儿所或幼儿园。让小孩早早融入集体,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好处!也减轻了老人的负担!
办法6:借助外力
有时候可能自己家人说多少遍,老人都听不进去,别人说一下就觉得有道理了。因此,
不妨带老人一同参加一些育儿类的讲座,或者共同与其他家长多交流
。
(文章整理自《婴儿母亲》、39健康网、百度经验、闽北互动)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由忱妈原创编辑整理,若须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mamazmb
若觉得有用,请把这篇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欢迎点击标题下方
新手妈妈怎么办
订阅!也可以长按
以下二维码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