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
这条新闻一出,迅速攻占了国内的新闻头条,这是为数不多的国内作品在国外获奖,得到认可。在国内,也有人才开始知道有《三体》这一套书。而筹拍的电影版《三体》更加引人注目。
其实此书成书很早,06年开始创作。至今算起来也有十多年了,起时“寂寂无名”到现在“天下皆知”。好像让人有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错觉。
事实上,在科幻小说的圈子,三体的作者刘新慈算是中流砥柱,成都的银河奖是少数属于科幻小说的盛会,每次都是刘新慈和王晋康轮流坐庄,其他获奖者会经常换换,而他俩缺总是榜上有名。这即说明他俩在其中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了国内科幻小说的凋敝。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档广播节目,名字叫《大力幻想秀》,节目存活了一年,主要的内容是播讲一些优秀的科幻作品,也接受过读者的来稿。至今我还记得某个夜晚,在被窝里听这个节目,那天的节目内容稍微有些恐怖,我蜷缩的身子,满心恐惧,仿佛满眼的黑夜中,时刻会扑出一个影子来(这个错觉与当时听的节目内容有关,具体的内容记不清楚了,就不再赘述,不过给自己带来的感觉,印象深刻)
前段时间,出于无聊的原因,想起来这档久远的节目,就想在万能的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源再回味一下,整个资源包很大,下载时间很长,于是我就顺手搜索了一下这个节目的相关内容。然后看到了节目的主播在节目最后一期的告别词。言词很是伤感,也很是无奈。由于社会对于科幻这一主题的不认可,即便也有不少支持者,节目最后还是被拿掉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有些时候因为自己对某个方向的不重视,不在意,会错过很多精彩的东西。
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科幻小说,觉得中国的科幻出不了好作品,所以,在有朋友向他推荐《三体》时,只是过了一遍耳朵,却没想着去看看。终于受到官方认可的时候,才想起去看一看。
就像自己不喜欢网络小说,有人向我推荐时,我也会下意识的拒绝。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科幻小说”,属于自己的意识盲区。可能是一本书,可能是一首歌,可能是一部电影,可能是一个人。
是否我们也曾错过了这样那样的三体,当它在别处翩然出现,让自己砰然心动,我们还有机会去品味,若是错过的是一个人呢,当他/她出现在别人的婚礼时,才意识到他的魅力,我们还能如何去争取呢?
有时候,不要急于拒绝,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谁知道自己拒绝的会不会是下一个“三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