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何为食疗?安生之本,必资于食!

何为食疗?安生之本,必资于食!

  • 2019-06-11 04:08:10

  • 食养、食疗古已有之。古代医学非常重视食物养生。药王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食药同源,食物也像中草药一样,有性味之分和养生治病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吗,吃具有不同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相应的养生、食疗目的。


    而对于某些常见疾病和慢性病都有相对的食物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疾病或日常调养,在服用药物之后再食用恰当的能够帮助治疗恢复的食物往往能够更快的康复。


    比如更年期女性调养就比较适合食用银耳、木耳、百合、莲子、月季花、红枣、大豆、枸杞子、阿胶、鲍鱼、桑葚等。


    在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小暑黄鳝赛人参”等俗语。这些养生俗语,一方面是说每种食物都有一个特定的收货期或产季,此时食物的味道最鲜美,营养最丰富,养生效果自然也最强。另一方面,也是说要顺时养生,既要根据四季寒暑的变化、阴阳的消长来调节饮食、保养身体。


    中医治病讲究“辩证施治”,养生也应如此。年龄不同,所需营养不同,对应常吃的食物,自然也不同,如儿童吃核桃益智、中年用芡实抗衰、老年喝骨头汤补钙等。体质各异,补养所用的食物也要有所差别,如气虚吃牛肉补气、血虚用阿胶补血,脾虚常吃山药补脾等。区别年龄,分清体质,吃对食物,才能真正起到养生的效果。



    而简单概括的说一下怎么吃才养生?


    一。寒热适中

    中医认为,寒凉生冷食物易伤脾;煎炸辛辣食物易伤胃。如果寒热不调,会使脾胃受伤,积食停滞,引发各种疾病。食物的寒热适中是饮食的重要原则。


    二。饥饱有度

    过量饮食使胃部胀满难以正常蠕动,一旦食物停滞还能引起腹胀腕闷、嗳心吞酸。长期多次过量饮食会引发胃扩张、胃穿孔、肠胃炎等病症;长期过饥会造成营养不良,还易引发胃溃疡;时饥时饱更易伤害脾胃。


    养生提倡“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饭菜,都吃到八成饱为宜,做到爱吃的不要食之过饱,不爱吃的不要食之过少,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之要点。



    三。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各种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也有酸、苦、甘、辛、咸不同的属性,对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筋骨肌肉等都有不同的影响。《黄帝内经》记载:“五味于入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因此哪一项都不可偏废。

    食物搭配得好,不但有利于人体很好的吸收其营养成分,使营养价值成倍增加,而且更具养生效果。例如,羊肉和生姜,羊肉补阳取暖,生姜驱寒保暖,相互搭配,可驱外邪,治寒腹痛。


    四。注重饮食卫生

    防止“病从口入”,在清洗、烹饪、进餐的各个环节都用注意饮食卫生。

    还应保持心情愉快,不大喜,不大悲,不大怒,不忧愁,以保持脏腑调和,气血舒畅。


    五。吃当季盛产食物

    食用当季、当地盛产的食物,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摄取适宜的自然能量,给于身体需要的养分,促进体内毒素的代谢。

    蔬果、动物的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当季、当地盛产的食物,其属性和所含的营养成分才更适合人们食用。比如,在炎热的夏天,食用当地盛产的水分充足的瓜果,既可以消暑,又有助于泻火。冬天天气转寒,大自然就会提供比较滋补、清火的白菜、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