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购房知识】买房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购房知识】买房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 2019-10-18 19:35:26

  • 购房者在买房之前一定要做很多功课来了解怎么选择合适的房子,下面小编结合自身的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1、周边配套


    对于任何居住条件来说,周边配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医院、银行、学校、商场、超市、地铁这些尽量都能出现在你家的周围。因为,我们买房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如果最起码的生活配套都没有,让生活不方便,就会非常的麻烦。所以周边配套是购房者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俗话说的城乡结合部以及那些三不管地区,往往环境会比较脏乱差,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的治安不好。比较容易发生抢劫和盗窃案件,所以在买房是要避开这些地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确定未来的居所远离有毒有害的环境和厌恶设施。高压电塔、加油站等高辐射和较危险的公共设施比较直观,多走走就能发现。


    然而,一些隐性的因素不易发现却危害深远,比如被污染的土地,地下水。《财经》曾经专门报道过这个问题:“所谓毒地,是指曾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因其迁移、突发事故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产生人体健康、生态风险或危害的地块。


    近年来,中国有大量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我看到一个专家专门写的一篇讨论甄别被污染土地上建造的住宅的小区的方法,觉得很不错,大家可以搜索“在选房时如何确保远离有毒有害的厌恶设施密集区?”


    2、规划


    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要买一个成熟配套、上佳地段的房子已然不太容易,倒不如以时间换发展,买在有近期规划的地方,价格不会高到离谱,配套也会在几年之内成熟起来。


    最近上海政府发布了15个市级商业中心和19个地区级商业中心的近期规划(请参阅本期第4篇文章),未来上海将形成“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的“3+1”布局体系。规划中值得购房者注意的是,新型社区商业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新型社区级商业中心具有多重功能,依据服务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明确不同规模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同时,合理配置菜市场、超市、便利店、药店、大众餐饮店等必备业态,拓展社区定点服务、预约咨询、上门服务、网订店取和“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服务模式。在“立体化”的商业服务体系中,上海将变得更为宜居。


    所以我们建议购房者根据最新的近期规划,选择交通、教育、医疗等有潜力的板块进行看房。我们后期也会推出文章对各热点板块进行置业推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决定近期买房,且以自住为主,请酌情参考长期规划。毕竟长期规划从规划到实施,经历各种力量的博弈,很容易发生较大变化,购房者注意不要“踩空”。


    3、楼房设施


    这就包括我们熟知的户型,是否南北通透,是否板楼/塔楼,物业的管理如何?各种设施的配备是否完备,比如健身房、停车场、户外活动空间等。首先板楼的布局一般好于塔楼。因为板楼方方正正。塔楼容易出现斜东倒西的局面。这就要仔细分析了。


    如果是有孩子的,小区最好人车分流,有绿化活动场地,有监控有保安,电梯变成必需品,否则天天抱着孩子拎着东西累死累活。另外楼房是否临街/临高架,是否有噪音,都是需要考虑的。


    停车位很重要,开车的人都懂的,没有车的童鞋也注意,因为很多人最终会有车的。 每天痛苦的寻找停车位的日子苦不堪言。


    4、预算


    预算对很多人都是有限的,买一手房首付通常少点,税费也少些,买二手房通常首付高些,因为老房子银行的贷款会打点折扣。简单来说,首付乘以3.3,就大概是一手房的购买价格区间,首付乘以2.3,就大概是二手房的购买价格区间。


    我们年轻人通常事业刚起步,不应该在事业的初期就因为买房背负很大的压力,导致以后如果有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不确定机遇出现时,缺少“拥抱不确定性”的闯劲,导致错过好机会。那因为买房损失的机会成本就大了。


    5、通勤


    买房居住是一个长期的决策,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每天的通勤成本。 如果在上海,就拿川沙一带的房子来说吧,虽然便宜,不过对于在古北上班的人来说,这的房子就非常的不合适。因为交通成本太高了,就算再便宜这个房子也是不适合的。不过,对于在张江一带上班,收入又不太高的刚需族来说,可能这的房子就是合适之选。


    6、学区


    即使买的第一套房子,是不打算伴随你一辈子的,有孩子前肯定要换的,你也得考虑什么样的房子下家愿意买。有配套小学、幼儿园,会提升转手的便利性。如果是预备生孩子的,住到小孩上幼儿园前或者小学前,那小区附近1公里内最好有个不错的幼儿园,如果预备小孩上小学也住,那肯定要选个有点学区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