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0万余浙江考生开始查询高考成绩。今年的考霸到底是谁?以裸分计,
浙江高考最高分理科749,
出自
长兴中学,文科733分,出自镇海中学,
两个状元数学全拿了满分!
许多人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由于我省明年实施新高考,选考科目“7选3”,将出现35种排列组合,高考总分将无法像现在这样简单排列比较。我们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找到统一的最高分。理论上,将有35个不同组合的最高分。从这个角度看,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寻找“最高分”。
那么萧山的情况到底如何?昨晚,各学校都在忙于统计成绩数据。据悉,
最高分都出现在萧山中学,理科最高总分 737分,
文科最高总分707分!
总分:737
学校:萧山中学、回澜初中
考生名字叫童家辉,是萧山中学1604班的学生。
语文113分
,数学146分,外语129分,理综290分,自选模块59分 。
他的毕业留言:我是一个会“玩”的人。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自我评价呢?
学霸果然与众不同!
清华Or北大,他说“要再想想”。
学霸的人生我们就看看!
记者采访到了小童的爸爸。童爸爸说,
小童的学习非常自觉
,完全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在家中,从来没有出格的行为,算是一个乖孩子。
班主任赵凌云的印象里,童家辉则是很有主见,
很有个性
。
主要体现在,
他学习到一定阶段,会选择性听课。
比如上课内容听懂了,他就会自顾自钻研不懂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把问题搞清。在学习上也很有天分,同样的知识点,其他学生要消化一两天,他能在短时间内掌握。
这次成为理科状元,他也不感到意外,因为小童的成绩向来很稳定。
他进萧中的第一次摸底考就是全校第一名,高三以来各种考试中,他也始终在全年段一二名!
然而他不是光会读书,就像他自己说的“会玩”。爱好广泛,学校组织的班级活动、圈子活动,都能很好地融入,有时会玩到忘我。
爱好象棋,喜欢在棋盘上厮杀的快感。
说他有个性,是因为老师、家长的意见他都愿意倾听和交流,但是最终都由自己拍板。比如这次成绩出来,清华大学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他,北京大学招生老师跟他约了几次,才在今早八点半了见面,谈了一上午的结果是,他依旧“要再想想”。
周家晟,是
童家辉
的好朋友。他说,童是一个“较真”的人,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论”。
朋友眼中的他,跟只知道埋头读书的学霸也有区别。
他的学习时效率很高,玩起来也会很high。“高二时,年级里举行了鲁布哥德堡机械大赛,
通过复杂的机械原理,完成一个简单动作。
本来团队中我是主导,但是在操作中难度太大,我难以继续。幸亏童的
应变能力强,他会不停变方案,完善过程。 渐渐的,
童成了核心人物,大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项目,获得了年级第一,非常具有领袖气质。”
总分:707
学校:萧山中学、回澜初中
胡卓炯,新湾人,是萧山中学1608班的学生。
这次的各科分数,分别是
语文114分
,数学135分,外语137分,文综261分,自选模块60分 。这个分数也极有可能是杭州市的文科状元!
关于这次成绩,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在意料之中”。
胡卓炯心中的理想大学是清华大学,昨天已经有清华招生老师跟他联系,算是圆梦了。小胡的妈妈说:“高二暑假他去了一次清华大学,算是体验学习,在清华校园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回来后就立志将清华作为他的奋斗目标。”
(小编偷偷告诉你们,感动小胡的一个小瞬间是他参加了当时的一个告别晚会,现场大家齐声唱《十年》,那个氛围,他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小胡很低调,对于成绩也不多说,就说了“
数学考得不好。”
其实,
当时选文理班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希望他选择理科,但是他还是决定选文科。
他平常喜欢看历史类书籍,经常会去图书馆看书,偶尔也会买《三联生活周刊》这类杂志。
父母在高考中也为了孩子付出了不少。小胡高一高二住校,高三时妈妈
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算是
陪读照顾起居。小胡对妈妈的付出表示感恩,有了妈妈的照顾,他能更加专心学业。
记者在了解过程中,发现他家中还有一名姐姐,现在在国外留学。原来是学霸
家族
啊!
(记者 洪凯 项亚琼)
萧山中学
截至22日晚7点,除尚未反馈的部分学生外,初步统计,重点上线 751人,上线比例为85.5%。其中,理科700分以上32人,理科最高,童家辉,737分;文科690分以上3人,文科最高分,胡卓炯,707分。
萧山二中
萧山二中高考重点上线人数242人。创有史以来重点上线人数新高。
萧山三中
萧山三中高考重点上线人数649人。纯文理考生982人,重点上限比例66.09%。纯文科考生重点上线108人,纯理科考生重点上线541人。
萧山十一中
萧山十一中重点上线人数4人,其中理科重点上线3人,文科重点上线1人。
首批分数查询、志愿填写戳这里
接下来各批次的成绩公布时间和填报志愿时间看下表。
该做的努力都做了,
不用怕,毕竟还有填志愿。
填完志愿,还有四年可以努力。
进了大学,第一第二区别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过完四年,你会发现,
一切都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但积累的学识和见识,
不会辜负你付出的时光。
如果你从今就踏上社会,
也请珍惜年少的拼搏时光。
记得一句话就够了:
现在不努力,怎么对得起曾经吹过的牛逼。
哦,不对,应该是
现在不努力,以后怎么吹得了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