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模因?模因是指可复制、传播、繁殖和成长的信息,它像病毒一样寄生在各种文化载体中,例如诗歌、音乐、段子和新闻等。它由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提出,如果说基因是人类得以遗传的要素,那么模因就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单位。
一直以来,开智学堂致力传播源头信息,提倡经典阅读,通过文章、文库、大会、课程、部落等载体,引入、创造、践行了大量的模因
:这些模因有:执行意图、理性决策、自我决定论、同侪压力、五大元学科……正是些模因,构成了如今有血有肉的开智学堂。现在,开智模因卡片大集来了,在这你将看到更纯粹更灵性的开智学堂。
开智模因卡片分为四大类:人名卡为你讲述大师事迹及理论专著,关注大师言行,跟随大师举动;术语卡带你抵达知识源头,获取一手资料;反常识卡为你提供鲜活证据,拓展认知边界;行动卡帮你总结最佳实践,执行最小行动。
开智模因卡片大集为主题精华文章索引,链接较多,知识密度高;适合主题学习,建议收藏,在电脑阅读。
人名卡
人名卡:罗伯特·艾伦·比约克
简介
:罗伯特·艾伦·比约克 (Robert Allen Bjork,1939 年出生)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杰出教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学习记忆和正确教学的科学依据,著有多篇论文,先后被引用数百次。1994 年提出
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
观点,在《Making things hard on yourself, but in a good way: Creating desirable difficulties to enhance learning》 等多篇论文中都有涉及。
出处
:Wikipedia、Google Scholar 和
术语卡
必要难度( Desirable Difficulty)
定义
:
必要难度指设置可接受、适当难度的但又不至于太难的任务,相比简单任务,更能激发学习者完成任务并取得长足进步
。
理解
: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吃力地存入记忆,存储记忆存在必要难度。相比容易地存储记忆,大脑提取记忆时更快。
例子
:纳博科夫这类超一流作家,回忆当年学习习惯时谈到:他往往不会当时写笔记,而是时隔几个小时左右,再回去默写读书笔记或者写日记。
出处
:Wikipedia 和
定义
:
。,大幅降低人的认知负荷,并且可以任意复用
。
理解
:。
例子
:当一本书,读的时候非常明白,第二天回想困难,这时不要重新回到旧习惯,。
出处
:
远距联想(Remote Association)
定义
:
远距联想指大脑先天具备贪婪的模式处理能力,当看到一幅未完成的、缺了一条边的正方形,会试图补上,这样的连接会激发创意,常常用在与语言相关的创意工作方面
。
理解
:想象是记忆的一种形式。意象取决于联想的力量,联想则由记忆提供和促动。
例子
:卡片写作,营造远距联想,激发创意。
出处
:Wikipedia 和
反常识卡
不要在课堂上记笔记,因为存储记忆与提取记忆负相关
。
印象
:
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与提取
。近些年,最新实验发现: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我们的常识是要在课堂上记笔记。但是必要难度原理建议,别在课堂上记笔记,老师边讲边记笔记,你会听得太明白,写入太容易,但是大脑那块硬盘未来会不易提取出来。过些日子,多数遗忘。如果增加写入难度,未来提取会更容易。
例子
:看书 6 小时后再做笔记在存储记忆时有必要难度,但是相比边看书边做笔记,笔记里的知识点你记得更牢,方便日后提取。
出处
:
教是更好地学
。
印象
:教的过程会加强记忆提取强度,因而学习效率更高。
例子
:费曼学习技巧提到: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在白纸上写下你对某个概念的解释, 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出处
:
用卡片写作而不是逐字记录灵感
。
印象
:卡片写作符合必要难度理论。
首先
,用卡片来组织阅读心得,能帮助作家们更好地记忆;
其次
,用卡片来写作,能够帮助作家们提升创意密度;
最后
,基于卡片修改文章,能够改善作家们的远距联想能力。
例子
:卡片笔记方式帮助钱钟书更好记忆,一生积累卡片或读书笔记近十万张,经常被人夸赞记忆力强,过目不忘。
出处
:
行动卡
行动 1:你如何运用必要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
行动
:可以尝试如下几种方法。
第一,设置地点的必要难度
。换个地点背单词,创造情景尤其是地点的不一致;
第二,设置时间的必要难度:放慢学习速度
。工作记忆学到的内容,人们很快会忘掉,所以速度越快没什么好处,反而长时记忆更重要,所以不要在课堂上写笔记,而是六个小时后写笔记;
第三,设置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
。长时记忆才是真正的学习,其中最优的间隔次序是 5-10% ,可以使用 anki 等间隔效应软件;
第四,设置交错学习的必要难度
:学习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学习,而是在情境中反复交织、多个主题学习;
第五,设置提取的必要难度
:可以利用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生成效应的利用就是换成自己的口吻来重复知识点;对测试效应的利用就是记住,测试不仅是评估,更是记忆本身!
最后一点
,如果你在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向一个 10 岁的小孩用比喻的方式解释清楚,你会学得更好,因为用比喻的方式其实就是切换了知识所处的背景(环境),正好暗合必要难度理论。
出处
:
行动 2:
?
行动
:
第一
,启动写作时告诉自己,我要写好一张卡片,而不是要写一本书,降低认知负荷,打破行为瘫痪,避免写作拖延;
第二
,写作时卡片上可以写一点片段或关键字词,不用逐字逐句地写;
第三
,修改与拼接卡片。当尝试将卡片内容朝着一部作品的方向努力时,大脑看到卡片上未完成的组块,会试图补上,此时就产生了远距联想能力,创造性常常来源远距联想能力。相对传统写作的词汇、段落来说,卡片就是更大、更便于记忆、更有意义的一个组块。对它来进行记忆、创作与修改,而非对最原始的词汇进行记忆、创作与修改,是超一流作家普通掌握的写作秘笈。
出处
:
行动 3:
如今你可以尝试用哪些卡片方法
?
行动
: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手机摄像头来扫描读书卡片,然后将扫描件保存在 Evernote 中;我们也可以将日常看到的素材收集在 Evernote 中,然后以
卡片视图
来管理;我们还可以使用专业写作软件 Scrivener 的卡片模式,改善写作效率;我们更可以,将日常的写作素材,发在公开或者隐私的微博、推特上。
出处
:
行动 4:你在开智部落坚持输出,写卡片时应注意什么
?
行动
:
第一,注重时间线索
。比如撰写「人名卡」,你需要注意他哪个时代出生的人物,又如撰写「术语卡」,你需要注意这个理论诞生的时间。一旦你意识到多元智能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认知神经科学是上个八九十年代诞生的。基于学科产生的时间,你就不会盲目地去推崇多元智能了。它毕竟是在认知神经科学诞生之前的假设。
第二,注重一手出处
。你需要找到最原始的论文或者资料,知道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术语,比如「元认知」、「自主心智」、「心智程序」等是谁提出来的,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会增强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注重反常识证据
。每个时代的「常识」都是帮助人类降低认知负荷,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但是恰恰是这些「常识」也妨碍了你的认知。因此,你需要时不时借助鲜活证据来拓展认知边界。假设你是一名古人,你能明白如何通过当时的一些实验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时代的杰出英才。
出处
:
小结
大脑好比是写入内容的硬盘,存储记忆与提取记忆这两个小家伙在互相竞争硬盘的有限空间。这时,你得坚定偏袒提取记忆这方,给存储记忆设置必要难度的门槛,你将成为一名高效、有创意的学习者!
本期小编:陈素封、陈珊珊
相关文章
- The End -
预约开智部落三期,一起创造更多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