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将「私人」进行到底
文_cen
(本期轮值主编)
之前看过一部讲述新闻编辑部故事的美剧。剧里的配角们做得最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圆桌前轮流提出自己的选题,然后被主角Mac飞快的枪毙,偶尔才有那么一两条可以被放在E或者F区,拥有十几秒的报道时间。选题原则除了对新闻真实性的绝对追求以外,常常取决于“这条新闻是否提供了选民投票时必需要了解的信息”,于是十分心疼到处游说“大脚怪是真实存在”的印度小哥。
后来误打误撞成为了路边微博的轮值编辑。于是每周的那么一两天里,我假装自己是Mac,划着手机翻着本周的新闻素材,进行只有一个人的圆桌会议。与其说是我挑选新闻,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总会有那么一两条新闻在我看见它的第一眼就以一种神奇的力量捕捉了我。“是否能够打动我”很自然的成为了我的选题原则。
但这是否太「私人」了呢?
我承认有的时候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素材库,刷新又刷新,明明有那么多的新闻,却实在激不起我分享的欲望。 可同时我又相信每个记者在记录下一段新闻的时候一定是兴奋的充满表达欲的,可是对不起阿我真的get不到点。于是产生了一种愧疚感。
这种私人化的情绪越来越多。翻着素材库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捕捉了我的新闻常常是来自同样的几个名字。这些名字越来越熟悉,以至于后来每次看到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在心里打了个招呼,像遇见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哪怕我对这个名字背后一无所知,这种“我懂你耶”的感觉还是能让我开心很久。
在做轮值编辑的过程中我还爱上了做“系列”。一些新闻乍看毫无关联,放在一起的时候却好像有了某种深意。比如本周新闻里的两则中元故事,一个看起来很轻,另一个感觉很重。我一直非常喜欢“遥远的相似性”这个短语。
你看,这又「私人」了。我只好接受并享受起「私人」这件事。
我喜欢那些按照XX:XX格式记录时间的记者;
我喜欢记者纯粹的记录新闻,不在文末或括号里加上自己的心情或者评论,给我无限的把这则新闻「私人化」的想象空间。路边新闻社嘛,道听途说可能从一开始就已经打上了主观的标签,那就继续在这个片面却真实的世界里任性下去吧。
以下是我的「私人定制版」本周新闻。你大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周素材库,将「私人」进行到底。
时间:2016.8.16,22:30
地点:深圳地铁四号线
人物:一对夫妻,哥哥和弟弟
两夫妻在安慰弟弟,弟弟面无表情。
哥哥天真无邪地凑过去说:“弟弟你明天要回老家了吗?”
妈妈打了个激灵,猛回头瞪着哥哥:“你提他干嘛,不是叫你不要提吗,他都快忘记了,气死我了你!”
弟弟扁起了嘴,眼泪流了一脸。
爸爸:“好啦好啦,别哭了,过年再来过年再来…”
哥哥双手掩嘴:“诶呀,我忘记啦!”(偷笑状)
BY
记者路吉
时间:8月17日 17:20
地点:南京 一家港式茶餐厅
人物:服务生男/女
服务生女:今天是七月半中元节,鬼门关大开,晚上走夜路小心噢,遇到一个鬼把你带走。
服务生男:讲真,真遇到了,谁带走谁还不一定呢。
BY
记者是黑夜
时间:2016.8.17,下午六点左右
地点:侯马开往北京的火车
人物:小女孩和她的姥姥
小女孩在火车上乱跑之后,被姥姥训斥了,在屁股上打了两下
小女孩:姥姥,为什么我不听话你要打我?不是应该是爱的教育吗?
姥姥:你不听话当然要接受惩罚
小女孩:姥姥,我喜欢你,不管怎么样,我都很爱你
姥姥:你听话,姥姥也爱你
小女孩乖乖坐在座位上
BY
记者人字拖
时间:2016.8.17 晚21点
地点:机场
人物:两女生
在候机室,一女生看到窗外停的飞机,
自言自语(脸上笑容灿烂):好开心,可以离我家宝宝那么近。
她同伴:啊,你说什么。
女生:今天中元节。他在天上。今晚坐飞机。这是离他最近的时候了。说着从书包拿出一盒巧克力豆出来。
BY
记者西西
时间:2016.08.18,下午5点
地点:重庆 某小卖部
人物:目测一个50岁的男小卖店老板,一个40多岁中年妇女
女:“你说现在这些女的啊,不喜欢他干嘛还要结婚也?”
男:“你不晓得我们现在是跟不上时代了,我给你说有个女的,天天从我店门头过,我都认得到了。有的时候看她打电话,一看就是等老公出差才打的。”
女:“啧啧啧,现在这些小女娃儿啊。”
BY
记者Ihandy
时间:2016.8.18 晚上8:30
地点:重庆 某小区
人物:两个5岁左右小女孩
A:(躺在长椅上)快看!我看见了一颗流星!
B:那是星星啊。
A:告诉你哦,我看见过天使。
B:啊!?是怎么样的呀?
A:天使会飞~只要天使飞上去给星星浇水的话,我们的愿望就会实现哦。
BY
记者Ihandy
时间:2016.8.18,20:00
地点:北京,工体附近便利店
人物:四五十岁的店员和一个男人
(在讨论王宝强离婚事件)
店员:孩子现在也不知道是谁的,真可怜啊!
男人:这有啥,不是他的又能咋滴,他养大的,甭管谁的都得跟他喊爹。
店员:你倒是想得开!现在他是老婆也是人家的,孩子也是人家的,房子也是人家的,钱也是人家的。男人的耻辱啊!
BY
记者随易
时间:2016年8月19日
地点:广州白云机场未起飞的航班上
人物:中年胖男人(东北腔),空姐
飞机预备起飞的状态,男人一直在找空姐搭话
男人:唉,靓女,给我找个拖鞋
空姐:先生,我尽量找找吧
男人:你快去给我找来,不然我就把鞋袜子脱了,脚丫老臭老臭了,然后隔会儿就喊你来
空姐没说话,过了会
男人:我看你鞋挺好,脱下来给我穿呗
(周围的同行男人发出哄笑)
男人:我想喝水,给我拿瓶水呗
空姐:先生我们只有大瓶,您要吗
男人:那不要了
BY
记者李大熊
时间:8.21 上午十点
地点:地铁八号线
人物:一对母女
母亲对女儿激动地说起上学时候的考试故事。
母亲:有一次考试,题目问“二十四桥明月夜”是谁写的?我一时间不记得是杜甫还是杜牧。
于是我想不应该是杜甫,杜甫写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写景的呀。
像这种小资情调的诗句应该是杜牧!
果然我猜中了!这叫什么,这叫素质呀!
BY
记者mmjj-C
本周插画新闻 :道听图说
时间:2016.6.15,11:30左右
地点:北京 特16公交车
人物:两位目测60+的奶奶A/B
by 记者/苏绣 插画/毒枭大王
时间:2016年6月22日,17:00
地点:某公司洗手间
人物:女职工和保洁大姐
by记者/菜场在哪里
插画/Twins
时间:2016.7.20 晚十点左右
地点:北京 炮局胡同
人物:长发男子和长长长长发女子
by记者/随易
插画/Twins
时间:2016.6.17 7:45
地点:北京某大学灌木草丛
人物:一群围观的男男女女
一条大黄狗和它的七个刚出生正在吃奶的狗宝宝
by记者/米瑞
插画/樺璃
时间:6.29 19:00
地点:
北京,五道口跳楼事件现场
人物:两个围观的女人
by记者/李大熊
插画师/埃奇
时间:2016.6.16,20:30
地点:广州,某小区凉亭里
人物:三个孩子的妈妈
by记者/艾比
插画/Ryan
时间:2016.6.27 早上10点
地点:宁杭高铁某车厢
人物:刚上车的一口方言打电话的大叔
by记者/盐
插画/czj
时间:2016.6.30,下午5点
地点:北京 三里屯喷泉旁
人物:歌手周子琰 路人粉丝
by记者/随易
插画/蛋薯
另外,路边新闻社吉祥物、记者荣誉勋章「耳仔」
仍然在
「路边小卖部」贩售中
一大波美美的买家秀来势汹汹
快戳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吧 !!!
(by 设计师阿珍/谷先森/大汧啊!/黄后)
「路边新闻社」登陆VICE中国、界面「歪楼」栏目
,敬请关注,欢迎合作勾搭。
本期内容的顺利出刊,感谢以下成员的付出:
记者:莉斯、拖把、随易、米瑞、一东、陈似昭、Sunny、苏绣、晒、霁儿、Heat、珈珞今天没有瘦、何早枣、孙大鹅、mebuki、L、阿珍、苞小米、达旦、嘉欣兒、Allw、Bo Wang、拌豆腐、Kidney、迟恩、秦汧、一号儿、雪彦、Smily、桃子、艾比、山岩、刘大河、Heat、栗子、Sa、非乌龟、王哭语、张不蓝、就热、_Elfin、CC、李大熊、阿潘、Raffia、香蕉、囤脸、翠翠、遥遥、Jeanny、阑珊、木土泽王月、Lilac、图图、冒冒、Summmer、老林、mmjj–C、徐颖花花花、子颓、Popovich、大蘑菇、布朗、临月、yy、乌拉尼亚、Dwii、盐、 大晴,子晗,能能,坛蜜,队队,陈五,樱桃,Ihandy,大饼,橙诺,Sean,斯文客,人字拖,JC、是黑夜、西西、路吉
设计:阿珍
插画:Nini、毒枭大王、埃奇、鸟袋光年、王哭语、黄后、半夜先生、麻椒、谢执、小保伟、pj、diyajun、Ryan xie、⚡️Boring⚡️、abe、阿珍、放牛娃外星人集團、天边一颗草、刘遥、樺璃、设计系奶子、异菌、蛋 薯 ²、Hee、Raymond、XDDNN
关于「路边新闻社」
这是一个完全自发的野生八卦新闻媒体,旨在收集路边偷听到的新闻。每周一期,周日晚发刊。持续招募记者、编辑、设计师、插画师。详细介绍请戳公众号自定义菜单中「申请加入」。
欢迎关注路边新闻社微博:
@路边新闻社LubianMedia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路边新闻社」本周所有新闻素材。看看我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路边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