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新闻被传得沸沸扬扬,据说养鱼的自己都不吃鱼,因为鱼塘要定期撒药,什么抗生素、消毒剂之类的。鱼塘真的会随便撒药吗?我还一直以为鱼比猪安全的……
我一直觉得猪肉不安全,因为猪的成熟时间太短了,不知道催肥用的饲料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所以我下馆子吃饭一般都不吃鸡肉猪肉,只点鱼肉,但是当我知道鱼肉也不安全的时候……我不能淡定了。
平时只知道蔬菜、水果里面含农药,万万没想到通常认为吃了有益健康的鱼竟然也存在同样情况,而鱼塘里用的,是各种你想象不到的兽药。
今年30多岁的陈明在天津塘沽有60多亩的鱼塘,可产两三万斤鱼,他站在已经干涸的鱼塘前,满不在乎地说,“你说哪个鱼塘不用药?不用的话,还有活鱼吗?”
陈明的鱼塘从鱼苗放进去那一刻,就要撒药,中间还要投放消毒药、抗生素,隔两个月还得增加改善水质的药。一年七八次的鱼药使用,一次就得撒下去30多箱。
据了解,早在月初,此地的大部分鱼塘就已经出鱼,通过鱼贩子的货车进入批发市场。而养殖户陈明却没有吃过一条自己养殖的鱼,“我们不吃自己养的鱼。”
陈明的鱼塘,每年春季开始放鱼苗,每亩鱼塘放1000尾,60亩就是60000尾,有草鱼、鲢鱼、鲤鱼等。在陈明看来,如果池塘不用药,鱼生病了就会全部死光。
除了抗生素和兽药,他们还会给鱼喂中药和一些植物用的药,“有没有害,还真不知道。”
在这里的鱼塘,鱼养大了,就可以卖,有养殖户说,即使用了“硝基呋喃、孔雀石绿”这些禁用兽药,也不会有人知道。
水产专家表示,鱼类用药都有残留限量,例如恩诺星沙,可以治疗畜禽及水产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这个其实是比较正常的,而且鱼在流入市场之前有个断药期,这段时间不再给鱼喂药,让鱼自身去代谢体内的抗生素。
而且鱼类养殖户定期都会被相关部门抽检,如有出现禁药残留会被罚款的,加之给鱼服用药物还会增加养殖成本。
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正规的养殖厂都会有被定期抽检,禁药、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是不能随便用的,消息中出现的可能是个别情况。
从安全性上来说,排列顺序应该是深海鱼、淡化养殖海水鱼、淡水鱼。这是因为,海水流动性大且含盐量高,其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其中,鲳鳊鱼、三文鱼、带鱼等深海鱼又比近海鱼更安全,其营养价值也是其他鱼所不能比的。江河水质相对更容易受到污染,寄生虫含量会多,感染系数则比较高。
海水鱼常见的有带鱼、黄花鱼、鲍鱼、鱿鱼、沙丁鱼、鲳鱼(平鱼)、鲅鱼、金枪鱼、鲑鱼(三文鱼)等。在海水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一种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有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有被称为DHA的成分,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说从胎儿起,经过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乃至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DHA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思考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海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牛磺酸等都比淡水鱼要高得多。研究发现,欧米伽—3脂肪酸对缓解脑血管痉挛、恶性偏头痛都有很好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的抗炎能力。
营养成分差不多,并不等于二者的营养价值完全一样。海鱼在营养成分的含量上比河鱼多,营养价值略胜一筹。
海里的营养极其丰富,尤其含有大量营养盐,使海鱼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更高。此外,海鱼的肝油和体油中含有一种陆地上的动植物所不具备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有被称为DHA(俗称脑黄金)的成分,是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另外,海鱼中的欧咪伽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鱼高得多,对心脏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
从味道上来说,海鱼的味道也比河鱼鲜。这是因为海鱼的游动范围和游动时的力度比河鱼大,使它的肌肉弹性更好,味道鲜美。而河鱼吃起来有股土腥味,因为它们生长在腐植质较多的水里。这样的环境适合放线菌繁殖生长,细菌通过鱼鳃侵入鱼体血液中,并分泌一种带有土腥味的褐色物质,这种土腥味在烹调过程中很难去掉。
我觉得淡水鱼喂药的事咱们不能看的太片面了,建议大家少去农贸市场卖鱼,选择大超市购买更安全,另外,就算我们现在吃的淡水鱼中就是被喂了抗生素的,但是大家也不用恐慌,药物在鱼体内会有一部分被代谢掉,即使没有完全被代谢完,剩下的一小部分也不会吃几次就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一周吃两次的话,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如果不放心的话,就吃海鱼吧,海鱼相对来说安全一点,而且营养价值也比淡水鱼要高哦。
求转发,求支持,健康君的工资就靠你啦@男神女神~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