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花也天天让我窃喜呀)
有时候,忍不住各种窃喜
沈丽新
放学时间。
送二年级孩子到校门口。风(化名)落单了,没有家长来接他。我一边打电话给他家长,一边带他回我办公室。叮嘱他自己看课外书,我也开始办公。
大概十分钟后,电话响起来。他的叔叔已经到校门口来接他了。
风站起来,把课外书放进书包。然后,他轻轻把刚才坐的椅子塞进办公桌下面。
那一刻,忍不住窃喜。我看到了教养的形成。
我和丁老师常常会在各种场合提醒孩子们把椅子塞回桌肚下面,便于他人行走。无论是去操场,还是去餐厅,或者在图书馆离开时,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地提醒与叮嘱。而今天,我没有提醒,可是,风下意识地去行动了。
教育,终究有一天会抵达到彼岸的。
活动课归来。
叮嘱孩子们赶紧喝水、上厕所。强(化名)急急走向饮水机,拿平铺在水桶上面的干毛巾。
那一刻,我忍不住窃喜。我看到了习惯的养成。
不用看,就知道强在喝水的时候把水洒桌子上或者地上了。按照教室里的规则:打翻水老师不会批评,但是需要自己用毛巾去擦干净,然后把毛巾洗好,继续平铺在饮水机的水桶上。
每学期总务处总会提供几块毛巾。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们班级我只使用一块毛巾。毛巾用得越多,一般疏忽得越多。我经常看到有些教室里的毛巾湿哒哒地揉成一团乱扔。
每天放学后我会用毛巾擦讲台、擦电脑键盘、擦黑板、擦粉笔槽,最后洗干净、平铺在饮水机的水桶上。中间有孩子打翻水杯,他们知道要承担“不小心打翻水杯”的后果,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我喜爱看到孩子不找借口~ “是谁谁谁推了我我才会把水杯打翻”,我喜爱看到孩子不用担心小失误会得到批评~“你怎么这么粗心呢”,我也喜爱看到他们懂得承担自己过失行为的后果并第一时间去解决~拿了毛巾去把水渍擦干净并把毛巾洗干净。
上午的英语课。
一周只有这一天的课上才有机会见到东东(化名)。
他是个特殊孩子,妈妈每天来学校陪读,下午经常回家。而他们班,每周只有一节英语课是在上午。
他对老师的指令常常无视。上课不跟读,不写作业。最近不离开座位,已经是巨大进步了。
上一周的英语课,我们做练习。我使尽各种招数哄着他,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完成了单元练习卷。我当堂给他批改了一下,成绩“优秀”。这是开学两个多月来第一次他在课堂上动笔。下课后,我对他说:“今天我要对你妈妈夸夸你。”他不排斥地任由我牵着他的手,把送到走廊里妈妈的身边。我对他妈妈说:“今天妈妈可以好好吃一碗饭了!东东上课特别合作,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完成了单元练习,并且成绩优秀。我觉得妈妈可以给爸爸也打一个电话,让爸爸今天午饭也可以高兴得多吃一碗饭。”
他大概记得上一周英语课后的表扬?这节课,他保持始终看屏幕、看我。虽然从来不跟读,不参与齐读,但是我一次次邀请他单独朗读,他每次都能语音清亮的朗读单词与句子,发音还字正腔圆。
那一刻,我忍不住窃喜。我看到了等待的结果。
班主任周老师、数学老师张老师和我,都对东东的妈妈给予足够的谅解。每次在走廊里遇到东东妈妈,我总是表达共情:“妈妈太不容易了。”“妈妈太辛苦了。”体贴的周老师还推荐东东妈妈阅读《朗读手册》,让妈妈在家里给东东大量的朗读。我常常看到东东妈妈抱着《朗读手册》站在走廊里看孩子上课,也常常听她交流家里如何给孩子朗读。在各种等待中,东东在极其缓慢而艰难地成长。
在教育现场,其实可以很容易觉得幸福的。
如果你在意的,只是这样一个个的小欢喜。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