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45年等待,66岁才初婚,一生无子嗣,为爱她遭抹黑也无怨无悔!

45年等待,66岁才初婚,一生无子嗣,为爱她遭抹黑也无怨无悔!

  • 2019-07-08 05:30:15


  • 年轻时,常常拿一句话激励自己:当我足够好,才能遇见你。然而爱情来临之前并不会提前预知你做好准备,当缘分到来时,它毫无征兆的就出现了,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一点一点努力,向心中的那个人靠近,直到能够平等的和他站在一起。



    花月佳期相遇

    从此交付一辈子的真心


    那天方逸华应邀到新加坡的夜总会唱歌,这对于家道中落,从小靠唱歌挣钱的她来说早已是驾轻就熟。“轻轻一吻,我含着泪,我的人儿呀,从今属于你~”一曲成名曲《花月佳期》细细唱来,台下喝彩声一片,这样的场面方逸华见过太多,心里未激起任何的波澜,只是微笑谢幕便准备离开,这时他令侍者送过来一大束鲜花,也让她离开的脚步停下。

    他是邵逸夫,一个在南洋家喻户晓的人,由邵氏公司拍摄的电影占据了南亚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

    当方逸华来到邵逸夫就座的包厢致谢,同样来自上海却身处异国他乡的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方逸华讲着儿时在上海的趣事,以及在南洋的见闻,而他静静听着,细细品着茶,如同一个老师和兄长般听着她絮絮叨叨,也不时交换着自己少年离家,出门闯荡的经历。月色朦胧,窗外歌声阵阵,人声沸腾,独这一方包厢里,温馨、静谧,让漂泊已久的她竟感到一种安心,也在不知不觉中交出了自己的一颗心。

    那一年方逸华21岁,邵逸夫已经45,家中有了老婆孩子。按照旧社会一贯大亨捧女艺人的套路,年轻貌美的女歌星一朝得到影视大佬的青睐,或得到出资扶持大红大紫一阵子,相看两厌后,一别两宽,形同陌路;或嫁进豪门,按照当时的大清律例,可以一妻一妾,做一只被豢养的金丝雀。然而,方逸华却用了45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从歌手到职员的距离

    是未曾说出的爱意


    1957年初秋,邵逸夫离开定居南洋的老婆孩子,从狮城来到香港创办公司,需要能够相信的人来帮助。当时歌唱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方逸华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毅然换下华服,卸下浓妆,宣布退出歌坛来做邵氏公司任职。

    不是如今所谓的“空降部队”来做甩手掌柜,只是挂个头衔,手下的琐事自有其他人打点。方逸华从邵氏后,从最辛苦的采购部做起,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一步步积累经验,逐渐做遍公司的每个角落,攒足了经验才进入高层,也正因为这样,在之后的工作中,她总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专业的意见,对邵逸夫事业助力很大。

    她为邵逸夫极力推荐的李翰祥导演,以《江山美人》拿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投资无线电视经营权也是因为她独具慧眼,有人说她手腕狠辣,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中却几乎都是笑脸盈盈,只是公司大了,利益纠葛多,有些事邵逸夫做起来不方便,只能她唱黑脸。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默默地努力着,希望能够平等的站在她面前,而不是以花瓶的形象出现。

    即使邵逸夫与原配分隔两地,方逸华也从不以邵逸夫的身边人自居,碰到记者提问涉及邵逸夫时,也以“邵老师”来称呼。在成为邵太太前,她从未住进过邵氏的豪宅,而是住在自己购置的房子里面,只有周日才会前往邵府,两人共进午餐,聊天、散步,度过短暂的闲适时光,晚饭前又独自回到自己的住处。这是她在这段卑微的爱情里为自己保留的仅有的骄傲。

    经营着偌大的影视公司,旗下的艺人无数,邵逸夫身边自然也是美女不断,面对着一张张俏丽的容颜,方逸华没有过抱怨,也许是早已过了争风吃醋的年龄,也许是选择了一条路便执着的走完。


    66岁披上嫁衣

    幸福来得不算晚


    1987年邵逸夫的原配病逝,有记者向他追问,打算什么时候与方逸华结婚,换来了他简单直白的回答:不打算。这一等又是10年,1997年黄美珍逝世10周年前夕,已经90岁的邵逸夫与66岁的方逸华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

    那天一头利落的短发搭配一身白色的香奈儿套装,早已经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方逸华终于在众人祝福的眼光中显出了18岁少女般的娇羞,虽然一再强调有缘能与邵逸夫相遇已经感激上苍,不求更多,一个女人心里到底是期待着婚姻,渴望着名分,希望正大光明的相守的吧。

    这份甜蜜方逸华等了45年,落在旁人眼中却成了为了邵逸夫的钱,她被逼得一次次解释,“我嫁给邵老师,不是贪图他的财产。因为他的财产,大部分都捐给慈善事业了。”而方逸华在邵氏辛苦打拼多年的积累,养活自己几辈子都没问题,又一生无子,钱对她来说,恰恰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2007年,邵逸夫宣布退休,把TVB行政主席的职位交给方逸华,在他看来,“没有哪一个比方逸华更熟悉我的事业,也没有人能比她更用心。”原来,这么多年的付出他都看在眼里。她再不是那个只能靠卖唱讨生活的歌女,她的能力已经足够让邵逸夫放心。

    在做了17年的夫妻后,2014年邵逸夫逝世,丧礼的大小事务都由方逸华亲手操办,她说,如果换成别人,他会不放心、不高兴……即使难过、伤心,她也擦干眼泪,把邵逸夫人生中最后的一件事办的妥帖,安心。

    45年的等待,66岁才初婚,或许有人要说,这又是何苦?苦不苦其实是看自己怎么选择。方逸华不愿舍弃爱情,所以再苦她也一声不吭,也从不曾后悔过。更何况,她从不曾为爱“低微到尘埃里”,不依赖,不企宠,不可怜巴巴的向爱人所要名分,她要做爱人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这样的女人,即使最终没能收获爱情,也照样活出了自己,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