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是新生儿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早产儿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均未发育成熟,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在“首届儿童精准医学国际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曹云教授就早产儿的营养管理问题接受了医学界的专访。
作者:首届儿童精准医学国际论坛会议报道组 徐媛媛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积极的营养支持可促进早产儿大脑发育
曹云教授表示早产儿神经发育损害的风险较高,除了避免脑损伤之外,促进大脑自身的生长发育也是医生应该考虑的问题。由于早产儿脑的结构和功能不成熟,促进脑发育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为了给早产儿提供生长发育必要的营养素,入院后,医生要对其进行积极的营养干预,其中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入院即可开始,在诊疗的同时,要注重建立早产儿的肠内营养。
如何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对患儿积极开展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早期开始建立肠内营养可促进早产儿的消化系统成熟。曹云教授建议在没有肠内营养禁忌症时,尽早开奶。
因为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过快地建立肠内营养可增加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风险。临床医生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所以迟迟不开奶或缓慢增加奶量。
坏死性小肠炎结肠(NEC)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肠道发育不成熟。轻者发生局部肠道炎症,严重病例常需要手术治疗,切除肠道的长度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如果坏死广泛,切除肠道过长,可导致短肠综合征。NEC患者可同时发生感染,导致患儿死亡的风险增加。除此之外,长期依赖肠外营养,也会带来营养支持不足,远期神经发育结局也可到影响。
大量研究已显示,母乳喂养可预防早产儿NEC,并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综上,由于临床工作中医生担心早产儿发生NEC,常较晚开始肠内营养,加奶速度也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肠内营养的建立进程。早期开奶对于生长发育和胃肠道成熟极其重要。延迟开奶或迟迟未建立肠内营养会造成屏障功能损伤和胃肠功能障碍。如果没有禁忌症,曹教授建议应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奶量,尽量早期建立肠内营养。首选母乳喂养早产儿,如果不能获得母乳可考虑使用早产儿配方乳。
注意鉴别喂养不耐受和NEC
NEC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外科急腹症,是国内外早产儿在NICU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在疾病初期NEC很难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相鉴别。
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生理性不成熟,也有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一定要分清楚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病因。但在临床中NEC早期表现的鉴别极其困难。
曹云教授建议,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开奶后早产儿的表现,也要配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如果经临床及辅助检查评估排除NEC,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可重新恢复肠内营养。
曹教授表示,精准医学给NEC的鉴别带来了帮助。研究显示,超声可以敏感地发现肠道病变、肠壁积气。相比x线,超声没有辐射,可以对肠道病变进行动态观察。未来,超声将在NEC的早期诊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编者按:医生要综合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通过早期干预将早产儿的发育风险控制到最小化,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