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喜欢钱德勒的人不一定酗酒 | 巫昂专栏

喜欢钱德勒的人不一定酗酒 | 巫昂专栏

  • 2019-05-16 22:04:30

  • 凤凰读书 巫昂 专栏 一百岁以上的年轻人


    专栏
    巫昂

    喜欢钱德勒的人不一定酗酒




    有一阵我挺迷雷蒙德.钱德勒的,这不是一阵子,这是好几年,至今如此,所以,终极表现就是把《漫长的告别》英文版的一段儿,纹身在背上,想着,有一天到大学去教书,夏天穿个后空装,背过身去板书的时候,学生们会吹口哨,多好啊。


    事情是这样的,雷蒙德.钱德勒胆子特别肥,他是个失败的酒鬼火车工程师父亲的儿子,爱喝酒这件事会遗传,父亲喝了,儿子整天看着空酒瓶子,忍不住就会在内心做个模仿犯,好在这个爹抛弃了他们,爱尔兰籍的母亲带着他回到英国,呆在伦敦附近,依旧在爱尔兰做律师发家的舅舅,资助他们的生活和钱德勒的教育。



    雷蒙德.钱德勒和他的猫秘书

    雷蒙·钱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1888年7月23日-1959年3月26日),推理小说作家。他对现代推理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写作风格和看法,在过去60年间为相当多的同行所采用。钱德勒的主角,菲力普·马罗,成了传统冷硬派私家侦探的同义词,与达许·汉密特的山姆·史培达并驾齐驱。 钱德勒是美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


    所以钱德勒上的是跟伊顿公学几乎齐名的达利奇学院,这个学院是个男孩的寄宿学校,英国式贵族学校,就是男女要分校的,这个学院还出过两个著名作家,一个是P·G·伍德豪斯,外号"梅子",被人称为"英国文学表演的跳蚤市场",我从他身上学到的冷知识是:一个男人得过腮腺炎,可能会导致他不能够生育,因为腮腺炎可能会引发附睾炎症,堵住输精管,唉,可怜见。


    楼太歪了,说回钱德勒,大概因为这种还不错的古典文学教育,让他的文字在一个歪歪斜斜的私家侦探马洛的掩护下,依然有某种雅正的魅力。有一个诗人的点拨也不可忽略,那人叫做Richard Barham Middleton,钱德勒形容他有一双忧伤的眼睛,那是第一个明确告诉小钱他有非凡的文学天赋的人,是个名正言顺的贵人。


    他于1912年从有钱舅舅那里借了一笔钱回到美国,跟母亲定居洛杉矶,期间,他干过各种碎活儿,诸如给网球拍穿线,采摘水果等,直到进了家石油公司,从会计做起,一直做到了副总裁。他娶了个大他十八岁的老婆凯西,等他妈死了才敢娶她,他们过了一些年的好日子,而后他酗酒、旷工,跟女手下偷情,对方玩了把自杀,于是,他也失业了。



    硬汉派推理小说鼻祖达希尔.哈米特,感觉他像是在作协开会代表推理作家片区讲话


    人都说这次失败给了钱德勒成为一个好小说家的机会,否则他石油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做着,怎么可能想要重新回到文学那条荆棘路。


    钱德勒君走向推理小说的缘故很简单,他喜欢写《大陆侦探社》的那位哈米特,因为粉钱德勒,我将哈米特的中文译本尽数购入,诸如《马耳他之鹰》《玻璃钥匙》和《瘦子》,其实哈米特还没钱德勒年长呢,抛去前者做了八年职业私家侦探的经历,1922年哈米特开始给《黑色面具》杂志写推理短篇,人都认为他是美式硬汉派推理小说的鼻祖,十年之后,钱德勒步其后尘,给同一家杂志写推理小说,这就跟一个必经之路,和必须发表的杂志一样,然后人说钱德勒是硬汉派的集大成者。


    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1938年6月24日--)

    生于纽约水牛城,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当代美国冷硬派侦探小说大师,纽约犯罪行吟诗人。19岁发表处女作《你不可错过》,之后近50年,笔耕不辍, 至今已有30多部小说问世,被誉为当代欧美侦探推理小说第一人。


    后来的传人,便有了劳伦斯.布洛克,有位刻薄的网友评论说:"布洛克的巅峰之作是《八百万种死法》,或者《酒店关门之后》——同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相比,至少差了一本《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谁写的?菲茨杰拉德。


    我也算是看了不少本劳伦斯.布洛克,其实最喜欢的是他老老实实讲自己如何写推理小说的《小说学堂》,那种毫不保留拱手相让地告知读者写推理小说的秘密,也不掩饰自己的失败历史的做法,非常布洛克,他是个老实蛋。比起特别接地气的哈米特跟才华横溢的钱德勒,而言。


    然而,布洛克也将钱德勒引为师傅,他的马修跟马洛的共同点除了都姓马之外,他们都是无可救药的酒鬼,有人说,劳伦斯的马修感觉比马洛更像个浪漫极了的人物,轻松活泼,不像马洛那么沉重跟事无巨细地苦干,马洛像个被自我道德束缚住的西西弗斯,他的好和坏都非常明显,有的酒鬼是诗人,有的是哲学家,马洛当属于后者。



    《长眠不醒》英文版封面,私家侦探马洛的名字跟好莱坞巨星鲍嘉永远地联系在一起


    1955年,他想要自杀,自杀前还打电话给了警察,说自己想要自杀,这算什么自杀?只不过是一次失败的呼救而已,事实上,他也没能自杀成,他的枪法显然合乎一个醉鬼的逻辑,打穿了浴缸,而非自己的身体,他数年后真的死了,1959,他的葬礼上只来了17个人,但比爱伦坡的葬礼还多10个。


    爱伦坡也是个酒鬼,他也写推理小说,他喝酒的架势跟写作一模一样,都是在绝望与黑色中做存在的妄念,2009年,巴尔的摩市做了一件很无聊的事,他们给爱伦坡重新举办了一次葬礼,说是要跟他的声望相匹配,一个落魄而穷困潦倒的作家,需要的哪里是什么风光体面的葬礼,他们的灵魂居所,是永远的乌有之乡。



    宿私塾主理人
    著名作家

    凤凰读书专栏作者
    巫昂
    一百岁以上的年轻人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niaasai)
    责编:糖糖(微信号:languicao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