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贵阳,城山环绕的独特筑城

贵阳,城山环绕的独特筑城

  • 2023-09-22 16:59:42

  • 从青岩古镇回贵阳市区时,中途下车去了花溪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个开放的免费公园,沿路边河流修建,面积挺大的,景色也不错:河流围截成的池塘,有铁路桥飞架空中,带有浓郁的云贵高原特色。

    去的时候正赶上地方单位的庆七一歌咏比赛,公园对面是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花溪公园与之相邻,没有过去。

    贵阳,简称“筑”,境内有山地、河流、峡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阁楼等32种旅游景点,是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贵阳市夏季平均气温在23.7度,夏无酷暑,也是我6月底随心飞最后一站选择贵阳最重要的理由。当然,叫做贵阳,太阳果然非常珍贵,我后面待了三天也没有见到贵阳的阳光。

    贵阳的雨是说下就下,正在游玩时又开始下雨,赶紧坐车回市区,为了方便第二天早起坐车去荔波小七孔,住在宝山北路公安厅地铁站附近,安顿好看看时间还早,计划走路去文昌阁、甲秀楼,然后吃晚饭。

    从住处到文昌阁大约15分钟路程,文昌阁到甲秀楼也是15分钟路程,正好熟悉一下街道和饭店。沿路基本上是贵阳的老城区,居民较多。这边的道路跟重庆有些类似,只是坡度要缓一些,没有这么陡峭,道路少有北方的那种正南正北,也不太有方向感,有些路导航就在前面,但是从地下通道过去还是会迷惑,不知道从那个口出去才是需要到达的道路。

    贵阳文昌阁是一座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原为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后清历代都有维修与扩建。主楼高约20米,第二层第三层是不等度数的9个角,其中3个角30度,6个角45度,二、三层的椤木各为九根,颇具地方特色。

    文昌阁没有开放,周围保留有一段东门月城的老城墙——武胜门遗址,俗称老东门,始建于宋,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建,据说这是贵阳古城墙唯一存世的部分。城墙全部青石垒成,城门边翠绿的芭蕉亭亭玉立,衬托着城墙更显高大古朴,好多人在此散步休憩、乘凉纳闲,孩童戏耍的石头滑梯年久已经磨出镜面的光泽,让我想起幼时自己居住城市的那个同样磨光的石头滑梯,现在城市里已经极少有了。

    沿文昌南路、西湖路往甲秀楼走,已是傍晚,仍有旅行社络绎不绝地带游客到这里,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以贵阳南明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取“科甲挺秀”之意,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遗存,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楼侧由南明河上九孔的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称“九眼照沙洲”。

    甲秀楼正面的匾额“甲秀楼”三个字为清宣统年间学者谢石琴所书,许多游客与甲秀楼合影,尤其是家中有学子的,取其好兆头。

    甲秀楼南部有古建筑群翠微园,初名南庵,建于明代,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曾数次游览,民国时期设甲秀小学于寺中,后命名为翠微园。

    远远望去,河水湍急,飞鸟不时掠过河面,青绿古朴的桥倒映在水中,远方空灵的云朵与现代化的高楼交映,景色绮丽,甲秀楼被包围在城市中心,在闹市喧嚣中成为一隅清幽之处。

    甲秀楼对面有一家比较有名的丝娃娃店,忘记了名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不想排队,沿着来路继续往回走,路旁有8元锅底蔬菜随便吃的小火锅店,好多人都是要一个锅,煮肉或者菜沾着特制的蘸水吃米饭,还有一个店外面坐满了等候的人,好像是鱼锅之类。

    看到一家老面馆,肠旺面应该也是贵阳特色,不知道为什么店面写着湖南面,面不错,细细的碱水面加大肠、血旺、豆腐,还有一些脆脆酥酥的油炸的东西,因为是第一次到贵州,不太了解这边的饮食,回住处查看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脆哨,也就是淹过后油炸的猪肉。

    第二天去荔波小七孔,已单独成篇。

    第三天没有早起,雨几乎停了,昨天全部湿透的衣服鞋子经吹风机吹过也基本可以穿了,早上在路边的小吃摊买了份糯米饭,准备去黔灵公园。

    刚刚到黔灵公园雨又大了起来,从门口可以看到云雾缭绕的黔灵山,这里是黔南第一高峰,海拔1100-1396米,具有高原亚热带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园区山岭连绵、谷地相间,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野生猕猴而闻名,作为城市中占地四百多公顷的公园应该是全国少见的,最令人吃惊地是这里的门票仅仅需要5元钱。

    因为下雨,索道停运了,在要不要爬山上纠结了好久,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性,下雨路滑,公园人也不大多,还是安全第一吧。没有看到介绍中的灵猴,估计猴子也去避雨了。没有去弘福寺看看摩崖石刻总是有些耿耿于怀,其实后来细想,本来贵阳海拔就在1000米之上,看起来黔灵山也没有多高,没有必要以索道停运做理由不爬山,好吧,真实的原因是昨天在荔波小七孔被雨淋了一天,实在不想再被淋了。

    在1000多米的三岭湾步行隧道里走了好久,出去就是黔灵湖。急雨打在湖水上,无风无浪,只皱起一层层波纹,湖面映着高大的山脉,云雾缭绕,山色空蒙,仙气十足,非常出片。

    在湖边转了一会,搜索回程导航,发现公园旁边有一个集市,太好了,正好去逛集市。买了手撕豆干、干豆豉、蜂糖李、脆哨等,手撕豆干是昨晚打包回去吃的,味道非常棒;干豆豉是我小时候喜欢的一种零食,现在基本好多年没有见到了,北方超市里一般卖的豆豉都是湿的,在网上买过一次,豆粒很小且带有臭味,实在不习惯就丢掉了,从此也再也不敢从网上买,这次看到了,尝着跟小时候吃的口味差不多,就买了一点。

    蜂糖李是非常惊艳的水果,之前真的不知道这种水果,北方的李子或者叫布朗都是紫色的,又有奶奶的古训“桃养人、杏害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家里很少吃李子,这次在贵阳吃到颜值、味道都如此高的李子,也算不虚此行,买一些带回家。

    之前也不明白脆哨是什么东西,这次来贵州才刚刚认识,北方肥肉炼油后叫油渣,青岛有个名吃油脂,卖得非常火爆,也是肥肉加盐炼制而成,近些年大家又开始对动物油感兴趣,贵阳的脆哨也是猪肉炼制的,但与北方不同,是用酱油等调料腌制后炼制的,颜色红黑,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分为脆哨和软哨,根据肉的不同部位又分纯肥肉、五花肉、纯瘦肉,其中五花肉制成的最好,各种脆哨价格大约45到130元不等。买了几罐五花肉制成的脆哨,背包一下就满了。

    过地下通道时,有遇到进城买菜的农民,杨梅竟然2.5一斤,虽然杨梅已经过季,但这个价格还是让我一个北方人激动,想对搬到昆明去给我们发图片晒水果价格的同事说,我也遇到这么便宜的水果了。

    回去的路上换了一条路走,竟然偶遇阳明祠与尹道真祠,阳明祠是为纪念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而建的,王阳明曾被贬贵州多年,最终龙场悟道,集心学之大成。尹道真祠因纪念东汉学者尹珍而建。这本不在我短暂的游览计划之内,偶遇也算是一种缘吧。

    中午去吃丝娃娃,从网上搜了一下附近比较有名的店,点了个丝娃娃套餐,店员端上了18种切成丝的蔬菜,大概有:土豆丝、海带丝、芹菜丝、豆皮、豆芽、鱼腥草、洋葱丝、莴苣丝、黄瓜丝、香菜、葱等,还有一盘小饼,调料在桌上,需要自己调制。

    说实话,我没有吃过,也不知道怎么吃,幸亏在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看到过,就先调一个蘸水:醋、酱油、辣椒面等各种调料都试着倒上一些,饼很薄,比我们吃烤鸭时的饼还要薄,卷起各种混杂在一起的食材,再舀一勺蘸水倒进去,味道真的很不错,而且一次可以吃到这么多种类的蔬菜,也非常养生,果然是好看又好吃。

    最让我意外的是木子油,以前只是在书和视频中见到过,从来没有吃过,这次一试就让我震惊,太特殊、太美好的味道了,不知道怎么形容,瞬间想到了小时候吃的广东那边香糖的味道,不知道记忆是否准确。

    下午去了贵州博物馆,已单独成篇记录。

    从博物馆出来直接乘地铁回到贵阳机场,直飞没有约到,只约到经停衡阳的飞机,飞行时间比较长,还好衡阳没有下机,等到了济南已经是接近30日午夜12点,或者说是7月1日的凌晨,六个月的随心飞旅程满打满算地结束了。

    历经半年的随心飞全部记录完了,也算是送给自己一份纪念。感谢大家不弃不离的陪伴,敬请期待后续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