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谁:和朋友
天数:13 天 时间:6 月 和谁:和朋友
【封面图:奥地利的施特罗布尔。早晨,一群小朋友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一个个朝气蓬勃,自行车骑得飞快。这是一个美丽、整洁、宁静的小镇,位于沃尔夫冈湖东南岸。小镇临湖处是观赏沃尔夫冈湖落日的绝佳地点。那天傍晚我们去看了日落。】
曾经在一个美好的季节,不温不燥,我们来到了欧洲——中欧和东欧。
而这次不写一般意义上的“游记”,而写人的“人记”,写人中的“卖艺人”。
卖艺人应该不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在有.城.管.的某地。好在欧洲的灵活就业者——卖艺人还是挺多的。
欧洲的一些街道和广场,总是有卖艺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已的一技之长,养活了自已、娱乐了的游人。而且还为这些地方带来了文艺的气息。
↓德国柏林的街头卖艺人。白发老人似乎也是个卖艺的,你看他背包里装着乐器。
6月3日,是游览景点的第二天,昨天游览了德国的柏林和波茨坦后,赶往德累斯顿入住。今天游览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曾以”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而闻名,充满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气息”(《LP》)。
但很不幸的是,到了二战末期,德累斯顿遭到盟军飞机几个小时的狂轰乱炸,就这样,这个之前一直保存完好的城市被夷为平地,2万多人丧生。连丘吉尔后来都感到太残忍了。但这就是战争。
战后的东德政府,重新按原样修建了德累斯顿的”古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德累斯顿,其实是个只有几十年历史的重建的”古城”。
↓貌似雕塑。这个很考验耐心和毅力,怎么也得站个十几分钟到半小时而一动不动啊,赚钱不易,且站且珍惜吧。
↓也是貌似雕塑。一动不动,一时忘了仔细看看那只狗狗,它也是一动不动的啊,真狗还是假狗呢?太好奇又太后悔了(当时没看仔细)。
↓这里都是静默不动的,莫非是地方特色?哈哈
↓布拉格的查理大桥,它建于1357年,是布拉格最著名的地标。将布拉格城堡区(河西)与布拉格老城区相连。桥上有很多卖艺的、绘画的,使得一座桥透出了浓浓的人文艺术气息。
↓查理大桥上。展示的画板中间最右面的,是好莱坞影星布拉德·皮特和安吉莉娜·茱莉,这对曾经的好莱坞明星情侣,相恋九年,结婚两年,最终分道扬镳,令人唏嘘。皮特旁边那伸出黑手摸皮特的黑女人是谁呢,这么画大概有什么含义吧。
↓查理大桥上。那天烈日当空,天气很热,卖艺人顶烈日、战高温,真的很是辛苦。
↓布拉格老城广场。那天很不凑巧,老市政厅上的天文钟正在维修,没能看到钟面的耶稣十二门徒木偶的出现。
注意:这是一只白色的白极熊,记住了。
↓怎么成了咱的国宝熊猫了?
↓见到了个黑人卖艺者,黑与白,男与女,全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矛盾的统一?反差实在太大。也可见他们那里的宽容和审美的多样性。这时已是晚上7点半,天还很明亮,白天很长啊。
↓维也纳。巳是傍晚的6点。准备去吃晚餐,今晚品尝的是当地特色餐一一猪排双拼餐。
↓6月8日,我们到了斯洛伐克,这是它的首都叫布拉迪斯拉发(我花了好长时间才记住,以前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家时,我记住的是首都布拉格,现在分家了,这个叫布什么的首都就不熟悉了。)
照片的左边,是一个中国旅游团队。想想那时,欧洲可是国人的热门目的地,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国人的身影。
↓波兰的古都——克拉科夫。它的城市建筑保存的很好,是二战中少有的没有被轰炸过的城市,许多欧洲人都喜欢来这里度假。
我们此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在欧洲只能算是次发达国家,德国、奥地利,才是发达国家。
这几个次发达国家以前均为社会主义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体制转型成为民主国家。经济上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差了一截。
↓傍晚6点的克拉科夫。遇见两位赤脚大仙女。把鞋一脱,席地而坐,卖艺挣钱,实在洒脱。
↓6月11日波兰的华沙。又见小孩子卖艺。仔细观察,这些卖艺的小孩,皮肤黝黑,都是黑发,眉毛黑且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吉普赛人?或者其他的有色人种?反正不像是波兰当地的白人。
或者是不是中东难民?欧洲接受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这在欧洲也饱受争议,无限制地接受难民会最终拖垮欧洲,而且会引起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波、匈、捷等东欧国家已明确表示,不再接受难民……想想也是,好端端的欧洲,如此下去,说不准哪一天出现了法兰西斯坦、德意志斯坦,那可如何是好。
↓波兰华沙。小女孩皮肤黝黑,怎么看也不像白人。
↓街角的小男孩,唉……这么大的孩子,在我们这儿,正是两代人的宝啊。
今天在波兰的华沙,也是此次13天行程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景点了。我们将从华沙飞回上海。
我的总结:旅行,无非就是看看风景,看看人。
好了,还会再来,以后再见。一切有待于疫情的结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