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谈到了日本清酒的发源地,奈良县的「正历寺」。
这次,我们就来报道一下实际潜入奈良县酒窖「大仓本家」的情况。大家也很在意酒窖里的东西吧。
※酒窖「大仓本家」的大门,右上角的圆球表示出了新酒。
用自家栽培的米做的,真正的「当地酒」
虽然清酒诞生于15世纪的奈良县,但实际上使用奈良县产大米酿造的清酒出乎意料地少。在「大仓本家」,用作为酿酒栽培的「阳之光」,制作清酒。
在日本有「地方酒」的说法,意思是在当地酿造的酒。但是,只有少数人自己种植大米。从大米的栽培到酿酒,全部都是由他们亲手完成的,这才是真正的「地方酒」。
首先是割稻子。从9月到10月进行,这次为了配合访问留到了11月2日。
收获后进行碾米,我们吃的米,大概有90%是打磨出来的,而一般清酒的原料,据说打磨到70%左右。
根据种类的不同,会削减到35%左右。一半以上都被削掉了吧。
经过将磨好的大米洗净的「洗米」工序,再蒸大米,用木桶做的“和釜”蒸50分钟左右。
蒸米是从早上5点开始,一大早就被轰鸣声和超高温度包围了,对于还没吃早饭的笔者来说,米的香味非常诱人,肚子都咕咕叫了。
在蒸好的大米上撒上米曲霉,使其混合2天。为了让曲菌活动,房间一直保持在30度。
曲菌将淀粉分解为糖分,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清酒的甘甜和美味,多亏了曲霉菌的作用。
做这个采访是在11月。截至1月,市场上终于有 “新酒”上市。
以前介绍过的出售奈良酒的店“桃太郎”也出售大仓酿造的酒。
代表「大仓本家」的「金鼓」的清酒。以柔软的味道和强烈的美味为特征。
提起「大仓本家」马上就知道了「大仓」品牌。米的甜味和优质的酸味相协调。
在「もも太朗」中是顶级的人气。代表「大仓本家」的清酒,先是酸味,后来才会有大量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