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题材极为广泛,不仅包含儒、道、佛的内容,还包含了当时古代人们生活的场景。今天我就用镜头带领大家走进安岳石刻,穿过光阴,探寻几百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辉煌。
安岳石刻,是星罗棋布散落在民间的洁白莲花,葱郁的植被是她碧绿的莲叶,茂密的树木是她笔直的经脉,巍峨的山脉是她出生的母体。古、多、精、美,是这些莲花的历史风韵,时光的锋刃在她们的容颜之上刻录下风霜的痕迹,但她们的神采依旧飞扬。凝固的佛经在石头上绽放出一朵朵瑰丽的芬芳,一朵比一朵浓郁,一朵比一朵幽香。
圆觉洞的山石的颜色有神奇的变化,阴阳向背,风吹日晒,造成深浅不同,愈加显得浑然一体。让我们想象一下,最早开凿洞窟造佛像的人,在某种光线之下,从山壁上看见了佛的身影,便用铁锤将多余的石头凿去,让石头里面的佛像显现出来,于是便有了石刻。
释加牟尼后浅浮雕天花装饰,左右上壁各刻飞天一尊。净瓶观音眉目中闪射着慈悲神情,俯视着芸芸众生,仿佛正在将瓶中的甘露遍洒人间。大势至菩萨有点化众生超度苦海之势。石刻飞天寥若星辰,北宋飞天似飞鸟凌空、曼妙飘逸,仿佛感到天衣在轻盈曼妙,满壁有风动。
结束了两天的安岳石刻之旅,徜徉于历史文化的长河,收获颇多。其实参观旅游和文物保护这两件事是有矛盾的,无论如何,愿眼前所见可以存在得更长久一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让安岳石刻活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有不输西方的雕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