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一碗丝瓜汤放倒全家,究竟有什么猫腻?

一碗丝瓜汤放倒全家,究竟有什么猫腻?

  • 2019-04-15 03:38:14

  • 丝瓜是再普通不过的一道菜。但近日有报道称,四川姜阿姨在菜市场买了条丝瓜做汤,吃的时候觉得丝瓜很苦,虽然有点奇怪但没舍得扔,硬着头皮将一碗丝瓜汤都喝了。

    但吃完不久,一家三口就上吐下泻,后来还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化验结果表示,姜阿姨一家的呕吐物、排泄物中均含有 碱糖甙生物碱 ,正是这种生物碱造成3人出现中毒症状,并险些要了他们的命,而毒素就是来自苦丝瓜。

    丝瓜真的可能变身餐桌杀手吗?碱糖甙生物碱是什么?如何避免中毒呢?


    丝瓜,廉价营养的蔬菜
    丝瓜,在很多地方还叫天丝瓜、天罗、绵瓜、布瓜、天络瓜、天吊瓜等。

    丝瓜原产于印度,大约在唐末宋初传入我国。由于它产量高、品质好,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


    丝瓜分为 有棱 无棱 的两类。



    有棱的称为 棱丝瓜 ,这种瓜很长,像棒子一样,外表绿色,前端比较粗,通常有8-10条棱。瓜肉是白色的,肉质特别脆嫩。


    还有一种 无棱 的丝瓜,就是 普通丝瓜 ,又俗称“ 水瓜 ”。常见的品种有 蛇形丝瓜 棒丝瓜


    丝瓜的价格非常低廉。在北京,我去菜市场买都不到一块钱一斤。在这个经济时代,价格是身价的最好体现。也正因为丝瓜价格如此低廉,人们对它也不怎么待见。

    夏天本来蔬菜就少,难得有个新品种的丝瓜上市,从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性角度,丝瓜也还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很多人并不喜欢吃丝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觉得丝瓜不好吃,味道难闻。
    丝瓜气味不好闻,吃起来还有淡淡的苦味,主要还是因为其中所含的 苦味素 。这种物质在瓜类蔬菜中多少都有一点,我们常吃的苦瓜中就最多,所以苦瓜吃起来就特别苦。

    但是,丝瓜中苦味素的含量很低,一般都不苦。 不过,丝瓜中的苦味素主要是皮里,吃丝瓜的时候,只要削皮了,就基本不会有什么苦味了。


    实际上,丝瓜的瓜肉清甜脆口,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蔬菜; 从营养角度,丝瓜也有它的营养价值。

    丝瓜黏黏的手滑?那可是膳食纤维!


    很多人在切丝瓜的时候会感觉手上黏黏的、滑滑的,很多人担心是不是有什么有害的物质。其实不用担心,这个主要是因为丝瓜中含有丰富的 多糖类物质


    多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淀粉其实就是一种多糖,清洗海带时有一股黏黏的感觉,其实也是多糖。这种多糖的作用跟膳食纤维非常相像,不会被我们人体吸收,只不过可以溶解在水里,所以摸起来会有黏黏的感觉。

    但是,它可以增加肠道的活动,对于缓解便秘、促进肠道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在瓜类蔬菜中,丝瓜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也比较丰富,所含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也还可以,炎热的夏天吃一吃还是很好的。


    丝瓜中毒?
    正常的丝瓜味道通常是不苦的,食用后也不会引起中毒。但是,有的丝瓜味道却是苦的, 苦丝瓜 可能使人中毒。

    苦丝瓜与普通丝瓜长得很像,从外表长相上人们很难区别,但苦丝瓜却含有一种碱糖甙生物碱,加热后也很难去除,如果不小吃吃了,通常在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就可出现中毒症状。轻者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者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严重的还有性命之忧。

    有研究曾对 49例苦丝瓜中毒案例 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中毒患者吃的丝瓜都是去年同一株正常丝瓜结出的,当年果实没有什么异常,生吃熟吃都没有不良反应。但是,第二年再吃就有发生中毒了。苦丝瓜中毒症状跟四季豆中毒症状非常相似,怀疑可能是含有生物碱。所以,如果丝瓜味道特别苦,那就最好不要吃了。
    如何预防中毒呢?
    其实也比较简单,只要味道太苦,就别吃了,而且,太苦的丝瓜本来也不好吃。

    要知道 ,植物中的生物碱通常都有比较重的苦味,这些生物碱对于植物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它能防止害虫叮咬、防止动物吃。所以,大家在吃的时候如果发现特别苦,最好就不要吃了。
    丝瓜也有妙用
    你家用过这个吗?
    除了作为食材,丝瓜还可以妙用。

    丝瓜老熟后搓去外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取出洗净,除去种子,晒干,就成了 “瓜络”,可以用来刷锅洗碗,非常方便实用。

    参考资料
    [1]李艳梅, 刘月素, 刘景昀. 49例苦丝瓜中毒的防治体会.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 6(5).
    现在还可以向我提问
    语音提问回答
    识别下方二维码就能提问!
    关于我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阮光锋
    微信/新浪:@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成员
    果壳网吃货研究所副所长
    头条号签约作者 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