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直到30岁终于明白读书的意义

直到30岁终于明白读书的意义

  • 2019-04-01 21:42:34

  • # 你的主要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
    读书 | 热点 | 娱乐 | 工作 | 做人 | 行业

    大多数人都认为多读书很重要,我却直到30岁才明白这个道理。

    直到2013年底,我才认识了第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我很欣赏她的口才,幽默有内涵,她的事业也干得不错,自己当老板卖家电,生活方式我也很欣赏,她经常出去旅行,几乎每周都约朋友吃吃喝喝。
    我很欣赏她,所以问过她几次“我是不是该多读点书?”她每次都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现在想想她告诉我的都是肺腑之言,要不她为什么总是爱旅行、爱交友呢?

    可我总是觉得读书应该是必须的,虽然那时我还是未找到让自己信服的理由。

    今年《最强大脑》第二季播出后,王昱珩比去年更火了,除了看节目视频,我还去翻了他的微博,其中一条他po了自己女儿阅读时的照片,内容大概是他要带女儿穿越书海之类的。很遗憾我记不清原微博的文字内容所以此刻没能找到这条微博来放个截图以便有图有真相。跟我看电影一样,很快我就会忘记情节,但我记得感觉。我记得那条微博给我的感觉是读书是快乐的事情,王昱珩要让自己的女儿领略这种快乐,并且根据王昱珩在节目中给人的清高孤傲的印象,我能体会到他让女儿多读书并没有世俗的目的。

    于是我又一次被触动,我猜:读书应该很有趣吧?
    其实《最强大脑》里的大多数选手我都不喜欢,他们大多智商高情商低,王昱珩也属于这一类。但是人一旦形成自己的风格,或者说某一方面独领风骚,就像一家公司里的技术员,或者唱功了得的歌手,大概他们就不再需要委屈自己去客套地迎合这个世界。

    但是,喜欢王昱珩只是短暂的情绪,不少唱功杰出的歌手也的确发展不好,而我们公司那位广受欢迎与尊敬的技术员不仅技术专业而且情商很高,他对每个人都不卑不亢,甚至特别谦和。

    直到我发现读了很多很多书的韩寒和王思聪似乎有个共同特点——会做人,我终于找到读书的意义。
    本来我想把这篇文章归类为“偶像”,因为我喜欢韩寒和王思聪已经比较长时间了,而且目测还会持续几年,但想想我都这把年纪了,偶像的位置必须尽量放低,不宜过分夸大他们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性。

    还好,他俩于上周再次同台后,我终于有所领悟,也算是粉偶像粉出了点的效果。

    我为什么会同时喜欢他们俩呢?有个网友说对了,这说明我不喜欢看外表,我看的是内涵。

    记得我曾经给王思聪写过一封信,里面有告诉他我为什么喜欢他。我说我高考遭遇挫折,所以羡慕学历高的。是的,我是因为王思聪的学问而爱上他的。至于王思聪的学问在哪里,此处不具体陈述,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跟着王思聪的发展而逐步了解,作为粉丝,我是不急着安利的。

    而我一直也知道,我喜欢韩寒代表我喜欢书生。韩寒虽学历不高,但他读了很多很多书。

    不过以上思考仍然不足以激烈我去开始穿越浩瀚的书海。

    韩寒和王思聪同台,我也揣度过他们的心理。韩寒不是说了吗——“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虽然他们文艺工作者口中很多的鸡汤都是为了押韵、为了传播,但这句话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我所了解的王思聪,是一个地道的商人。

    直到看第二遍韩寒这次的演讲视频,我才发现内幕。韩寒几乎花了十几分钟夸赞王思聪,从商业才华、有钱不是错到引领电竞行业。当然,不仅韩寒自己把拍马屁的嫌疑掩饰得很好,客观上我们也不能把那些话看成拍马屁,甚至可以看成是他的自我吹嘘。因为他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为他的进一步商业之旅作宣传,为他的赚钱行为开脱,在赞美王思聪从事电竞行业的先见之明时也为自己进军电竞行业做一个最高的赞誉。

    所以我开始发现,韩寒那么招人喜欢的原因其实并不能归结为他人好、善良,而是因为他会做人。这些品质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

    公司领导曾经说过,不会沟通就是不会做人。这句话初听有些偏执,但我越来越发现,人是需要“做”的,需要“为”的,否则你为客户所做的努力并未被理解,那是对双方的不利。他觉得你不负责,而你觉得委屈,进而产生双方的负面情绪。可实际上你一直在真心真意为客户着想。


    可谁知道呢?


    公司领导也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他的很多话都很有哲理,比如他曾经告诉我,“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困难的情况,也许会变成好的情况。”

    可能的确存在一些人,读书读迂腐了。但就我的经验而言,这些年身边所有让我欣赏的人,都热爱阅读。

    当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热爱阅读,所以他们优秀,但我想,既然我如此喜爱与向往读书人,那证明我自己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啊。

    十年前高考梦碎,早该热血重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