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欣读红楼梦曲
——题帕三绝①
(一)情感高峰
黛玉但凡写了好诗佳作,宝玉总是最愿意赏读、最愿意不遗余力给予赞美的那个人,而且事也凑巧,只要黛玉作有新句,即使是并不想示人的秘密心声,宝玉也总能刚好撞上:
比如《葬花吟》,是黛玉偶然天成的歌咏,背在山坡后独自沉吟着,却偏偏让宝玉在坡上听个一字不落;
再比如《秋窗风雨夕》,黛玉写后才刚刚搁笔,就被宝玉一步赶来捕获到了这份墨香,随后黛玉便将诗稿烧掉了,使这篇诗章和《葬花吟》一样,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绝响,杜绝了再有其他人知晓和参与的可能。
每每得巧,也是命中注定,宝玉,总要成为黛玉唯一知心的读者。
唯一知心。
比如第七十回里,众姐妹看了黛玉的歌行体长诗《桃花行》,都欢欣称赞她的文才,只有宝玉,在尚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读诗之后便落下泪来。——众人只是喝彩着纸面上的文采斐然,唯有宝玉感应到了黛玉的内心伤情、担忧着她未来的不详命运。
宝玉从这无名诗句里就明确读出了那个令他心疼牵挂的人,虽未问姓名,却感知良深。
然而唯有《题帕三绝》,这三首黛玉题在宝玉旧手帕上的诗,宝玉却始
终没有看到。第三十四回里写:
“黛玉由不得馀意缠绵,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
当黛玉在提笔间,唯一一次肆无忌惮地把宝玉当成她诗歌倾诉对象的时候,宝玉却独独错过了。
但是,不必为他们的错过遗憾。宝玉在这时候,已经完全不必再靠阅读黛玉的诗歌才能走近她。
虽不是读者,却已成知己。
《题帕三绝》使黛玉的墨迹渗进了宝玉的丝帕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
他们两人,此刻的感情已经完全交织重叠,不再有你猜我想的疑忌,不再有你追我逐的距离。
所以心事不必言传,不必展读,用无声也能够懂得。
宝玉挨打,引发第三十四回成为宝玉与黛玉情感的一个高峰。
首先,在这一回中,黛玉为宝玉流的眼泪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书中写黛玉为宝玉哭成了什么样?是
“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是
“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
;同时,在这一回中,他们二人知心的程度是相识以来最强的一次,宝玉叫晴雯送旧手帕给黛玉,晴雯生怕惹恼黛玉,宝玉却自信满满地知道黛玉会懂,而黛玉果真
“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
;所以,
这一回,是黛玉还泪的一个高潮,是二人交心的一个高潮,是感情基调走向的转折。——从这一回之后,他们两人开始了隐秘而深情的相惜,不再争执闲气。宝玉和黛玉为情吵架,几乎都是在这一回之前,自这一回之后,他们心既知、情既定,从此只有默契了然,没有再无端争吵。
而这样的一次情感高峰,也不过是全书真正高潮来临前的一个铺垫和热场罢了。根据曹雪芹留下的伏笔推测,来日定然还会有更为激烈更为炽热的情债情偿、泪涌泪干,那将是故事的顶峰,黛玉将流下更多的泪,他们将上演更浓的情。可惜《红楼梦》后半部原稿遗失,让这一切都不得见了。我们现在只能是凭第三十四回里的送帕题帕,为宝、黛的爱情,而悲欣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