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尚书》?
尚,上也;书,如也,舒也,如其意而舒之为书也。
《尚书》有今古文之别,又有伪孔传之说
《尚书》今文、古文之别,其先由于文字之不同。今文者,伏生所传,用隶书,汉世所通行,故当时称为今文。古文者,孔安国所传,孔子壁中书,用蝌蚪文,汉世已不通行,故称为古文。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书传》,一时学者益信其说,遂以为真孔壁书行于世。此书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书为三十三篇,并序共五十九篇。宋吴棫、朱熹皆疑其伪,清初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专辨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皆伪造,而其谳乃定。嗣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传”矣。
《今文尚书》略说
《汉书·儒林传》云:“伏生名胜,为秦博士,,伏生壁藏之。孝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治之,欲召。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伏生老,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此为《今文尚书》,即马融、郑玄所注二十九篇是也。
《古文尚书》略说
《古文尚书》出于孔安国,安国本从伏生受《书》。汉武帝末,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昔人所藏《古文尚书》,皆蝌蚪文字。蝌蚪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安国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用隶体写定,并序凡五十九篇,曰《古文尚书》。
谁传《洪范》?何谓《洪范》九畴?
周兴十有三年,王访于箕子,于是箕子乃作《洪范》,以教武王。《洪范》九畴云者:(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五)皇极,(六)三德,(七)稽疑,(八)庶征,(九)五福六极是也。
问现今流行本《尚书》何如?
现今之《尚书注疏》即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加真《今文尚书》三十三篇,共为五十八篇,并伪《孔安国传》作底本,而凑成者也。
问《诗》之兴起?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有咏歌,遂成篇章,此诗之所以作也。古之王者,欲观民间之风俗,藉知政教之得失。故设采诗之官。至孔子既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火而不绝灭者,以其为人所讽诵不专在竹帛之故,所以得流传后世也。
《诗经》共有几家?
《汉书·艺文志》曰:“《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此三家汉初并立为博士。又荀卿以《诗》授鲁国毛亨,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并鲁、齐、韩共有四家。今惟《毛诗》章句俱存,三家《诗》皆亡矣。
何谓四始六艺?
《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为四始。
至于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雅有正有变说?
朱子《集传》先儒旧说,以二南为正风,邶至豳为变风。《鹿鸣》至《菁莪》为正小雅,《六月》至《何草不黄》为变小雅,《文王》至《卷阿》为正大雅,《民劳》至《召旻》为变大雅。
文/网络
品味生活,从茶开始。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与朋友分享,也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