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美食吃货不少,现今生活条件越来越优渥,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餐饮店亦是遍地开花。粤菜、川菜、上海菜,甚至是韩式料理、美国快餐……各式各样的菜系及外国风味的餐厅都可以在永城街头找到。我们也越来越分不清什么才是永康特有的味道,除了小麦饼,肉麦饼我们还说得出多少永康的传统美食小吃呢?
今天,就让小编带各位一起寻找永康传统小吃!
角干麦饼以麦面和红糖为主要原料,加入芝麻和葡萄干,经烘烤而成。食之味道香甜、松软。烤制角干麦饼时,先用面粉加红糖水和面,经发酵、揉搓后,将面团擀成2厘米厚的长条形,再用刀切成长条状,撒上芝麻、葡萄干。最后,斜向入刀,切成菱形,然后贴在锅沿烤,锅底则加水蒸,锅中间,放一个多孔铝屉以隔开水蒸气。这样用蒸和烤结合的办法制作出来的角干麦饼一面酥脆,一面软糯,口感甜香。因为无内馅,很适合储存,就算放上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
麻酥外表稍硬,用力才能压碎。内部是空心的,内壁是一层红糖,送到嘴里嚼起来清脆酥香,还夹带犹如巧克力般丝滑的口感。表面还有黑芝麻,增加了芝麻糊的香味。
【麻酥
制作步骤:
】
原材料:面粉1250克,糖油1000克,红糖馅500克,黑芝麻若干
工具:烤锅
1、揉面,将糖油拌入面粉,和成面团
2、制坯,将面团揪成约25个面剂子,用手掌按压成饼皮
3、包馅,取20克红糖馅,。将饼皮慢慢收拢直至红糖被严实地包裹好。粘上芝麻后轻压几下即可。
4、烤制,将饼坯均匀摆入铁锅,盖好锅盖。7分钟左右麻酥表皮金黄即可。
麻酥外表稍硬,用力才能压碎。内部是空心的,内壁是一层红糖,送到嘴里嚼起来清脆酥香,还夹带犹如巧克力般丝滑的口感。表面还有黑芝麻,增加了芝麻糊的香味。
据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介绍,糖洋糕是我们永康的特色夏秋冷食。以前,立夏一过,就有人挑着糖洋糕到村子里叫卖,可以用米换,大暑过后最畅销。农民天未亮就到地里劳作了,到了八九点钟已饥肠辘辘,农妇们在家里做一些糖洋糕,带到田头当点心,香甜可口,既充饥又驱暑。绿色这层是因为加了丝瓜叶,红的这层是加了红糖。
【糖洋糕的制作方法】
说起糖洋糕的制作工序,也并不复杂。
首先将主料大米浸水三四个小时,泡透;挑选些丝瓜叶切碎,和泡过的大米一起放入机器研磨成绿粉;另一部分米粉里加入红糖;加水,慢慢将米粉调成糊状米浆;
然后,在已经烧开水的大锅上放置蒸笼,铺上一层白棉布,将绿色米浆均匀地浇在蒸笼里,用文火烧约15分钟,再浇上红色米浆。出笼后,等自然冷却就可以吃了。冬天没有丝瓜叶,可以用三月青叶子替换。
自制糖洋糕还可以玩一点花样,可以改红糖为白糖,就成了白色的糖洋糕,还可以做绿豆、赤豆糖洋糕。
永康的馓,白色的生的馓放在油锅里油炸,炸至金黄色捞出来,酥脆可口。花儿一样盛开的馓,无疑是许多永康人记忆中最美丽的“年味”。馓是永康最传统的过年小吃之一,在永康人的“字典”里,这种食品并不读sǎn,而读成sà。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一年中如果吃到了馓,就表示新年快到了。馓是为数不多的制作时得动用剪刀的糕点,它那花一样绽放的模样,为过年增添了更多的喜庆与美好。
每年秋天农闲时节,妈妈就会上山把像手枪子弹那样大小的择子果摘下来,洗干净晒干后磨成粉。然后在择子粉里加水搅成浆糊状,慢慢倒到煮开的水里,煮成糊状。再把煮熟的择子糊糊装入碗中,放凉后泡上冷开水,就成了择子豆腐。
做法:
1/
取适量择子原料粉(超市或淘宝购买)加水充分打散溶解,浸泡,让其沉淀。然后将水倒掉,反复几次。(不然做出来的择子豆腐会有涩味)
2/
放适量水烧开,加入择子水,一边加,一边顺时针搅拌。搅拌过程中不断起泡,就说明已制作完成。
3/
倒入容器,自然放凉后放入冰箱冰镇。
4/
吃时,先在盆里倒入一定量的凉开水,然后用刀将择子豆腐划成一小块一小块,盛入小碗,按个人口味加白糖和醋或者黄酒即可。
永康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鹅肥肝、蒸团、清明果、糖籽、知了,最后不得不说一下永康知了。虽说知了并不是永康特产,可是永康人特爱吃知了。在吃知了的旺季,永康人一天要吃掉5吨知了,吃知了也是吃出了一条产业链……
还有什么童年美食是大家忘不了的回忆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评论哦,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童年难忘的味道吧!
编辑: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