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互动视界内容运营团队泣血整理的案例复盘,有关VR拍摄的技巧、问题都在这里

互动视界内容运营团队泣血整理的案例复盘,有关VR拍摄的技巧、问题都在这里

  • 2019-04-07 00:50:12

  • 近日,互动视界Sightpano,打造聂杰铭(James Nicol)全新单曲《Fever》上线,超规格的歌曲VR-MV APP也同时上线。VR+少年+音乐,想了解互动视界如何打造超高人气作品,小编拿到了互动视界内容运营团队整理的案例复盘,在此次拍摄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技巧,在这里都会一一说明!!!


    1、MV的整体创意的思路是怎样的?是根据歌手的特色还是歌曲的特色来进行创意?




    全新单曲《Fever》夏日来袭,聂杰铭用美少年的自恋狂欢,继续演绎着14岁不同旁人的色彩。在《Fever》中,他向变幻莫测的世界掷出一条抛物线,用狂热的情感寻找着成长的答案。我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时空交错溢满青春的感官世界。《Fever》MV的拍摄此次使用VR全景技术,打开感官维度新视界的同时,全浸入式画面更是让人与美少年零距离接触。在VR的世界里你能以任何姿态,任何角度重新观察所在的世界,而作为新人以及学生的聂杰铭,一直具有着神秘感。此次VR APP发布会也同时让外界展现了聂杰铭的个人魅力。与主持人风趣的对话,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现场吸粉无数。而谈到《Fever》本身,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对于音乐极其认真的聂杰铭表示:“Fever这首歌是我在12岁的时候写的。表达一个象我这样的孩子,希望理解这个世界,可是很多时候还理解不了;同时也是表达一个人成长的旅程。”

    2、MV中所有的实拍镜头是用什么设备拍摄的?实拍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通过与拍摄组沟通,我们了解到主要拍摄设备sony a7s II, MV在前期指定方案时争议和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避免拍摄中画面的穿帮问题。 在歌手穿越围成圆形的十二道光门的实际拍摄中,光门需要支撑才能立在地面上,我们选择了用钢板将光门固定在地面上,钢板如何影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后期钢板会穿帮,在VR里面处理穿帮将会是普通视频工作量的六倍还不止,而且里面的各种畸变也是很难处理的。这样我们在摆放十二道光门的时候,除了用激光尺精确测量光门的摆放位置以外(角度之间的差值在正负2度以内),我们在地面上铺设了两层地毯,最上面一层是黑色的地毯。底下一层的地毯将钢板位置扣掉,上一层黑色地毯将钢板正好盖住,保持整个拍摄地面的平整。


    有些人会建议说,地面刷黑漆也可以达到效果,简单又省事。但是地面刷黑漆会导致地面不够平整和刷完漆的地面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光。四周完全用黑色的布围起来。主要的光源全部来自于绑在光门中间的LED灯带。歌手在服装的选择上也是选择了黑色主色调的皮衣和黑色的墨镜,LED的流光反射在歌手身上和墨镜上。



    12道光门全景镜头拍摄时,运用全景云台加sonya7s进行拍摄,镜头的运动速度根据镜头的时长进行了精确的的计算,拍摄中让歌手的运动速度跟镜头的运动速度进行匹配。摄影机架设的中心点拍摄位置也是根据最后成像效果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最佳观看效果进行摆放。


    12道光门排成一条直线,光门与光门之间的距离都保持一样,全部用黑色布围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歌手从最后一道光门开始朝第一道光门奔跑,当歌手穿越完成一道光门后面的光门就变暗。为了保证后期制作,拍摄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摄影师背着斯坦尼康进行跟拍,二是将摄影机固定在遥控车上,摄影师坐在遥控车上,控制遥控车进行拍摄。(这种拍摄可以保证镜头跟踪是匀速运动)


    3、MV当中有CG元素和实拍人物进行交错重叠的效果,在创意和构思中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难度?


    为了实现MV中有CG元素和实拍人物进行交错重叠的效果,在拍摄前考虑CG元素和实拍人物的关系,其实就是虚拟与实拍的关系,实拍的素材拥有丰富的细节和真实的质感、光照等信息。但有一些人工难以搭建的场景,演员难以表演的动作等却成了实拍的瓶颈;而CG制作拥有更大的艺术加工空间,更强的可控性。

    《Fever》中,就应用了大量的CG元素和实拍人物进行交错重叠的效果。在这里我们举一个镜头说明,构思走光门的镜头创意中,环境选择黑空间,而在黑色空间中树立12个光门,人物穿过每一个光门。那问题来了,现实的光门是无法做到影片构思的要求。那我们只能采用CG元素和实拍来实现效果,实拍时还是按照脚本要求搭建光门,但这个光门的作用只是给人物营造环境光的气氛,及人物穿越光门时身上的光感变化。之后合成CG光门。




    说到这里,有的看客们就要问了,我们可不可以不搭建光门或在绿棚拍,在后期合成,这样可以节约成本、降低拍摄和制作难度。在这里我要说可以。但效果会大打折扣。原因是:不搭建光门,人物身上的光感变化是没有的,无论你在CG里怎么添加,都无法做到“自然”。在绿棚拍,好处是好扣人物。但我们的环境设计是黑色的空间。在绿棚里人物身上的环境光是绿的……还是不“自然”。“自然”就是目的、是影片要求的效果。也是难度。 为了“自然”我们现场搭建了一个黑色空间和12个光门,为了“自然”演员走了21次(每次有18.2米)……在这里把掌声送给我们的演员。



    4、MV当中的声音效果是如何处理的,有什么特色?


    在声音方面,为更突显影片的临场感、真实性专门为其搭配的是全景声。通过更加自然真实的音效为观者带来强大的全新聆听体验,将观众真正包围其中。这样可以逼真地再现演出厅的空间混响过程,具有更为动人的临场感。现在再与VR的视频内容结合起来,使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则这种临场感就更逼真,更生动,因而更具感染力。



    5、MV中有大部分是延时摄影效果,这个在拍摄方面有什么难点?有什么技巧以及如何拍摄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MV中有一段望京的延时拍摄,延时拍摄要选择合适的拍摄对象,突出“变化”效果,若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景物变化不大,则很难达到震撼的艺术效果。拍摄前确定延时拍摄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拍摄效果。首先要明确三个因素:最终要达到的画面速度效果、镜头的长度、拍摄时间跨度,才能决定延时拍摄的时间间隔。



    延时拍摄时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体力、智力,但是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给最终的画面造成毁灭性影响,所以在操作细节上要十分小心。


    ·稳定压倒一切。一定要将摄像机牢牢固定在坚固的三脚架上,避免刮风等原因造成摄像机的晃动导致拍摄失败。

    ·避免不必要的杂物进入画面。如在马路上拍摄,为避免行人进入画面,一定将摄像机架在远离人行道的地方。

    ·准备充足的备用电池、储存卡,延时拍摄一般要工作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所以一定要根据所需素材的时长准备充足的附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好接通交流电进行拍摄。

    ·注意对机器的保护。因为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为了保护摄像机的安全,避免自然、人为等因素的破坏,延时拍摄时一定注意看管好摄像机,同时避免暴晒和低温。



    6、对于VR版本的MV在目前最好的展现方式是怎样的?实拍+CG是不是标配?


    VRMV主要还是需要看歌曲本身的定位和调性,纯实拍也可以做的非常完美,但是由于有CG技术的加入,可以使MV本身更具有视觉震撼的效果,同时自由发挥的余地也比较大。



    7、公司下一步在VR版MV这个方向有什么计划?


    目前VR-MV很多是以唱跳类为主,整个内容上还是缺少故事性,用户体验上缺乏交互感,未来互动视界将结合VR打造更多具有故事性、代入感的场景炫美丰富的VR-MV引导用户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