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惊!中国30年前就定义了时下最“潮”的理念!|教育

惊!中国30年前就定义了时下最“潮”的理念!|教育

  • 2019-03-16 18:32:08

  • ↑点击“ 价值阅读 ”一键关注


    当下有个深受 外国人 热捧 的教育理念—— STEM ,它由美国人提出。可你一定不知道的是,这种理念最初 源于中国 上世纪80年代 一句名言



    先来唠一唠什么是 STEM

    STEM是英文 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数学 (Mathematics)的首字母缩写,无疑,它强调的就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可不就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吗!


    那究竟为什么美国佬也要提倡?是不是对着我们照葫芦画瓢啊!如果不是,STEM能否 反照出中国教育的现实 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不要急!小编这就为大家一一道来!5分钟,轻松了解STEM!

    01
    中国崛起,美国方了!

    (闲来没事) 研究发现,每年 中国 授予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学士学位 比例高于 50% ,而美国只有不到 20%
    而按照地球人都知道的说法,知识经济时代(即当代),世界竞争将是围绕着国家创新展开的,而 创新能力 的高低,看的就是 国家数理化人才素质教育 的成败。于是美国政府就方了!
    让他们更有危机感的是发现了一个变化中的事实: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意味着更多的优质创新人才选择 留在本国 而非远渡重洋。(毕竟大天朝的美食不是汉堡薯条能超越的!)美国人 一贯依靠吸引国际精英人士强化自身优势 ,现在好像有点 不太灵 了呢!
    更何况,我们也都懂, 美国基础教育 中的 数学简单 到什么地步!上期说萨尔曼·可汗的时候,提到可汗的表妹感觉“公斤转换”是难题!从小就是数学困难户的小编冷冷一笑,还没考你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好伐?
    所以,美国人一狠心一拍胸脯,那我们就靠自己吧!因而,无论是小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都把 数理化人才的培养 放在 教育的首要位置 ,简单说,就是 在STEM上投钱投力 呗!

    △ 奥巴马政府在STEM计划上投了10亿美元。


    02
    君子动手不动口!

    不过要说STEM教育理念就是从中国复制粘贴过去的,小编还是拒绝的!有一说一,不得不承认,这生于神州大地的橘子到了大洋彼岸,反而成了甜橙!
    大家可以回想下,我们说学好数理化,其实强调的是 提高 数学、物理、化学这三科的 考试成绩 ,因为它们在高考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对不对?但在 走出校园之后 谁还记得 导数的算法?谁还能将开普勒三大定律倒背如流?承认吧,我们就是那些 换个灯泡要叫水电工的人
    但是,STEM教育理念不是。自始至终,它强调的不是让SAT成绩单更加漂亮出彩,而是从根本上 提高美国人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兴趣 ;它强调的不是让人记住定律和公式,而是 科学实践的能力

    他们将孩子 置于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 ,引导他们 动手操作 增强对概念的深层理解 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机会比动口的背诵更能锻炼孩子们的 创新能力 。因为所有的发明都需要动手试验,所以智慧的光芒离开了实验室都不能闪耀。
    而就算将来TA将定理都忘了,在想用的时候,那些基础的知识也能从指尖流淌而出。
    哪种才是 更有意义的教育 ,更有价值的学习,一目了然。

    03
    我们需要“工程狮”!

    平胸而论,STEM教育令人深思。数理化学位授予的比例吓坏了奥巴马,但不该成为我们洋洋得意的理由。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是 严重缺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训练有素的工程师 !(所以不要再揪着蓝翔梗不放了,人家qiao厉害的!)
    近些年,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意识到,在实际的社会分工中,要求 从事技术与工程的人才数量 高于 从事科学和数学工作的人才
    但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往往更重视理论(数学和科学),忽视动手操作的实际成长意义。这就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一贯较弱,精力都可悲地花费在了如何取得高分上。而且这使得工程和技术的课程备受冷遇,理工科教育, 重“理”不重“工” ,教育培养人才瞄准的是科学家,而非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强 工程狮啊,程序猿啊

    但事实是,千年才出了一个爱因斯坦,可 让人类生活得更为便利的 ,却是那些工程师。他们有些只记在了历史课本的旁批里,有些则湮没了名字,但是这片土地会记得是他们让高楼拔地起,让电力供应不息,让城市车如流水马如龙……
    而且,活跃在社会各个岗位的工程师们通常有着 极强的发明创造能力 ,他们的创新且都基于现实的需求,比起象牙塔里的空想,更能对 社会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 创新人才 !这已经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因此,比起孤注一掷地培养理论家,期待着出一个千里挑一的,难道不该脚踏实地地 多培养一些从事技术与工程的人才 ?这才是 经济发展、民族创新的螺丝钉 啊,同学们!

    04
    要STEM,更要STERM!

    话头到此,不禁让人更深一步地想到,中国孩子 需要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 或者说我们的孩子 亟需培养的能力 是什么?
    STEM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 通过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 强化 孩子在理论学习中所获得的 知识 ,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 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那和造人工智能又有什么分别?
    STEM只是基础,比所掌握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人心 是品格 ,是无论在何种境地下都 坚守的良心
    于是,在STEM提出后,专家学者们又对它进行了完善,将该计划扩展为 STEAM (A代表art即艺术修养)或 STE R M (R代表read,即阅读技能) 。这其实就是从艺术或者阅读的角度, 培养人的品格素质 ,这甚至比科学素质更重要。
    尤其是阅读, 科学地、有价值地阅读 是培养一个孩子 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的基础,也是 培养孩子爱好及兴趣 的出发点之一。不仅如此,它还能培养 专注的品质 和良好的 学习习惯 ,经典阅读更能够 完善人格 。这是无论在哪一行哪一业,都该有基本的操守,理应成为一切学习的前提。
    所以啊,你们都没发现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是个伪命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没有品格素质的人才,比庸才更可怕! (还记得前几年复旦的投毒案吗?没有品德的高材生最终沦为阶下囚!)
    △ 复旦投毒案后,媒体上出现的讽刺漫画,
    充分说明,掌握了高精尖科学技术的高材生更需要品德的约束。

    要STEM,我们更要STE R M!

    本文由“ 价值阅读 ”公众号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多前沿教育观点,可戳链接查看↓



    欢迎将文章转发至朋友圈、微信群
    ZhiHuiXiongBook
    洞悉最前沿的教育观点
    获取最实用的阅读资讯
    感受最真挚的人文情怀
    就快来关注“ 价值阅读 ”微信公众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