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6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会议发布了2015年度电力可靠性指标及“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可靠性趋势分析,通报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情况。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林,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出席会议并讲话。,、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出席会议。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派出机构负责人,中电联有关部门负责人,、省级电力投资公司、部分独立发电公司负责人,装备制造企业、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王晓林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 “十二五”期间,电力可靠性管理积极适应我国能源发展和改革新形势,准确把握工作定位,、行业协调组织和各级电力企业共同努力,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标准更加健全,信息管理方面全面升级,可靠性分析应用不断拓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领域不断拓展,电力设备设施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实现了根本性提高,实现了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王晓林对电力可靠性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在目前我国电力工业规模世界第一、电网复杂程度世界第一,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调整、完善可靠性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基础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可靠性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性,开创行业可靠性监督管理新局面,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水平。第二,要强化重点工作,实现可靠性监督管理新突破。电源侧要顺应结构调整和运行管理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环保及其它辅助设备可靠性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拓展可靠性管理领域,重点完成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通则以及燃煤机组、燃气-蒸汽联合会循环机组、常规水电及抽水蓄能机组、风力发电设备和辅助设备评价等行业规程制修订工作;电网侧要积极开展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价和评估方法研究,完成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价行业规程和输变电、用户供电信息系统数据接口规范制订工作;结合全国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农村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逐步推广开展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第三,要创新工作理念,服务能源安全生产大局。,,促进可靠性信息共享,。二是将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作为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非现场手段,有计划地开展可靠性数据的综合利用工作,对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和工程、对百万机组和水电机组等专项设备、对区域电力设备和不同制造企业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工作,以此指导进一步做好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和设备隐患的科学分析和预测工作,挖掘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可靠出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三是将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与电力事故事件调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借助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可靠性保障制度与措施。、国家能源局重点工作,做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受端电网安全性分析以及配网农网建设改造等全局性工作,服务能源安全生产大局。
杨学桐执行副会长指出,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为电力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为电力工业能力和水平提升创造了前提条件。“十二五”期间,电力装备制造在创新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成果显著,一是高端设备和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取得突破,二是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及基础技术领域发展持续推进,三是创新助力发展,四是装备质量不断提高。希望以 “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实现上下游行业“十三五”的良好起步和共同发展。
杨昆常务副理事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也是电力企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手段。“十二五”期间,在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电力可靠性管理法规制度逐步健全,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手段持续进步,覆盖领域积极扩展,管理队伍得以加强,对电力设备制造质量的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用户供电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机组可靠性水平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指标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杨昆指出,中电联在国家能源局领导下,始终把电力可靠性工作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电力可靠性管理新手段、新方式,进一步把握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可靠性管理的更高要求,以保障大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为用户提供可靠电力供应为目标,以国际化为视野,以专业化发展为方向,不断研究探索新的管理体系和办法,切实提升专业工作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十三五”电力可靠性标准发展规划,建立规范的可靠性标准体系,推动可靠性管理开放式发展,促进管理工作从事后统计分析向事前评估的延伸,逐步使我国可靠性管理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全面接轨。三是在更高电压等级大电网、交直流混合的复杂电力系统、大规模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大规模的城乡配网改造和面向终端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等方面,需要不断扩展服务领域,创新管理思路。四是以增强可靠性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目标,不断整合优化技术支持系统,促进电力企业可靠性信息管理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集约化管理。五是面对售电市场多元化等新情况,借鉴国际经验,采用更加丰富的市场手段,在电力市场的构建中充分发挥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作用,实现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跨越发展。
会议期间,国网、南网、国电、神华和东方 电气集团负责同志就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工作的经验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文章来源:中电联可靠性管理中心
微信订阅号:zdzy_job
服务热线:400-92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