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连载】银川史话第10期:朱元璋庶十六子朱栴与银川的不解缘
【连载】银川史话第10期:朱元璋庶十六子朱栴与银川的不解缘
2019-01-04 20:04:22
银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银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推出《银川史话》、《中国史话·银川史话》系列丛书,以银川多元历史文化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除了自然环境、历史演变、名人纪事、多彩文化、民族风情和今日银川等多方面加以著述,还系统介绍了银川历史发展的进程。
此书精编连载系列现登陆书香银川,想要了解银川丰富历史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能错过哟!
2009年10月,银川当地媒体报道:“庆王府旧址位于中山南街以西,步行街以东,解放东街至新华街之间的区域。标识选点位置:新华东街,庆王府正门位于阳光那波里西餐厅门前。”从这里匆忙走过的行人不会想到,明代显赫的庆王朱栴府邸原来就在这里……
朱栴(1378~1438),号凝真。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庶十六子,母妃皇贵人余氏。洪武二十四年(1391),册封为庆王。朱元璋打下天下做了大明朝皇帝后,认为分封皇室子孙控驭各地,防止外姓臣僚跋扈,便足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使国家固若金汤。于是朱元璋一声令下,年仅15岁的少年朱栴便和众多兄弟背井离乡,远离皇城,四散各处。
朱栴从南方来到西部边陲,不是他的意愿。生在帝王家,朱栴却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朱栴怀着对南京难以割舍的留恋,万般无奈中在西北边陲建设自己的领地,却一刻也没有忘记南方故土。这种低迷的思乡情怀伴随了朱栴的一生。
从15岁到达封地就藩,朱栴一生再也没有回过他朝思暮想的南京城。他曾经多次向朝廷提出南迁或回去看看的愿望,总是被拒绝。1401年,永乐皇帝命令他从韦州(今同心县韦州镇)迁往宁夏镇城(今银川),暂时以宁夏卫衙署作为临时王府。
朱栴在朝廷监督下选址在银川城南薰门内大街西侧建造了当时塞上壮观宏伟的建筑群——庆王府。为了缓解思乡惆怅,庆王府建造模拟了江南的园林设计。他不仅在宁夏镇城建造了王府,还捐资对因战乱破坏而只有“一塔独存”的承天寺进行“重修”,恢复了西夏古刹的面貌。
朱栴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籍,自幼就显现出擅长诗文的艺术才华,可谓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朱栴在宁夏生活40多年,写下了大量诗词佳作。主持编纂了《宣德宁夏志》2卷,书成于正统初年,系宁夏地区历史上第一部志书,又为藩府雕版印刷,其在地方史志研究和中国印刷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其他著作还有《凝真稿》18卷、《集句闺情》1卷等5种作品。可惜现今只有《宣德宁夏志》《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书传世,其余均佚。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