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人物】大爱行医 精诚为学
【人物】大爱行医 精诚为学
2019-01-08 19:32:24
肾乃生命之本,如果没有肾脏的排毒功能,人的身体就会被毒素吞噬。但是,由于人们对肾病的认知率不够,不少人往往到晚期需要透析了才到医院接受治疗。因此,肾病被国内外医学界视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肾内科,科室主任谭华和她率领的医护团队,妙术仁心与病魔斗争,挽救并延续了无数肾病、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并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6月份,记者走进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先给人的印象便是洁净。宽敞明亮的治疗室,严格的分区及流程,整齐干净的病房,让每一个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都能感受到舒适与放心。28台德国贝朗血透析和22台德国费森尤斯血透析两边排开,病床上的蓝色床单、被罩很是温馨。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位患者对生命更加渴望。
血液透析俗称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肾病内科从1986开始开展血透业务,当时只有1台血透机,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医保农合制度的逐渐完善,有能力并且能够做血透的患者越来越多,一些急性病人也需要血透来迅速清除体内毒素,彻底恢复健康。为此,肾病内科在医院的的支持下,建立了专业的“血液净化中心”。
“新建的血液进化中心50台血透机日夜工作,每年完成血液透析量达24000人次,在乐山市独占鳌头。”谭华介绍说,无论规模还是透析量,在乐山市,我们武警医院肾病内科都稳坐第一把‘交椅’,成为乐山市规模最大、年透析人次最多的专业血透中心。
记者在血液净化中心看到,正在做透析的患者,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拿着手机看视频、听音乐。在这样一个拥有高端设备、有着温馨环境和精心护理的生命港湾里,他们被照顾得很好。
“我已经在这里透析10多年了,病情控制得很好,生活上也和常人几乎无异。”尿毒症代偿期患者周女士告诉记者,过去,她一直以为患了尿毒症,就意味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通过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仔细讲解和耐心开导后,她才了解到,只要坚持正规血液透析治疗,极大多数患者都能回归社会,像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的快乐。“因此,对我来说,是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为了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科室于2010年引进乐山市首台连续性血液滤过机(CRRT),“CRRT的开展,挽救了大批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我院和乐山地区重症肾病患者的救治水平。”谭华谈到,目前科室有一个CRRT治疗团队,能针对患者病情开展CRRT、CRRT联合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等。
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肾性骨病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头号敌人。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2013年科室联合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尿毒症病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由于手术疗效好,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了30多例,手术非常成功,这标志着科室已成为四川省内能成功开展此手术的少数几家医院之一。
“其实,当时我要求开展此项手术,顶住了很多压力。”谭华感慨地说,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危险性非常高,就是现在,省内只有极少数医院能开展此项手术。“但是,当看到尿毒症肾性骨病患者被骨痛、肌痛反复折磨时,我们真的是于心不忍。”
怜悯之心、仁爱之心。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济世精神,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肾病中心无论是在检查还是治疗上,均保持了一种严谨的态度,力求每一个诊断精确,每一个病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家属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为患者多补充维生素。”……耐心地询问,仔细的身体检查,细心地嘱咐,在肾病内科住院病房里,医护人员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
据谭华介绍,为更好地服务患者,科室多年来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不仅在科室内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相互交流,同时还采用了“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前往解放军301医院,第三、第四军医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每年召开乐山市肾脏内科学术沙龙,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亲自到场指导。
“这样的不断学习,的确会在科室医护人员身上再加负担,但医学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进步,才能真正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谭华说:“作为一名医者,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博爱精业、创新笃行的工作作风,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以敬畏之心对待生命,最大限度发挥学科技术、设备优势,为更多病人提供优质卓越的服务,努力做到官兵满意、百姓放心。”
6年前,李大娘被诊断患上了尿毒症,并有心衰、高钾血症,人瘦得只有40公斤。后来,她慕名来到该院血液净化中心做透析,可又因为患有青光眼,做透析时眼压升高导致眼睛疼得要命而无法继续。在该科安排下,她在该院做了青光眼手术。随后,她的透析质量大大提高,心悸、气急状况得到缓解,食欲增加,面色红润。十几年来,她几次突发心衰,并出现感染、高烧,但每一次都在该科的努力救治下转危为安。
“我们这里的机器是非常先进的,数据精准度很高,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谭华说:“尿毒症过去被称为绝症,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成熟,医疗设备、材料质量的提升,加上国家医保政策好,报销比例高,患者存活的时间大大延长。过去一旦查出尿毒症晚期,一般只能存活1至2年,现在大部分患者都能存活数年以上,有的患者已经超过了20年。目前,尿毒症已从绝症变成可长期生存了。”
在注重常规诊治技术发展的同时,谭华每年主持开展及攻关新技术1-2项,近年来,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血浆置换在多病种的临床应用,血浆吸附联合CRRT治疗技术,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心静脉狭窄球囊扩张术等多项先进技术。
前不久,家住乐山市健为县的李女士,因进食在山上采摘的野蘑菇而中毒,导致其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麻痹性肠梗阻等病症,生命垂危。在当地医院救治效果不佳后,李女士被紧急送往该科抢救。由于病情十分严重,李女士一度被逼近死亡的边缘。该科下达的一份病危通知书,让李女士的家人顿时陷入悲痛之中。“医生,快救救她吧!她才30多岁呀……”面对患者家属的央求,该科顶着巨大压力,与死神赛跑,最终将李女士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其实,像这样危情急救的场景,在该科时常上演。因有机磷中毒合并肾病综合征的张先生,也是在该科的抢救下获得了新生。四五个月前,张先生因中毒被送到乐山市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了呼吸困难,随后用上呼吸机。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家人决定将张先生紧急转入武警四川省医院治疗。该科收治张先生住院时,其全身已高度水肿,胸腹腔积液,血浆白蛋白只有12g/l,肾功能很差。病情就是命令。谭华立刻对张先生进行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排水、排毒及药物等治疗,经过近1个月的治疗,张先生的水肿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血浆白蛋白也逐渐回升至正常值,并脱离了呼吸机。
相对急性肾病而言,慢性肾炎更缠人、难治。如果久治不愈,将逃不出尿毒症的结局。家住乐山市苏稽镇的老官,今年年初因血尿就医被检查出患有慢性肾炎,且肾功能损伤已达到80%,病情十分严重。老官打听到,他的病很难治,而且病情很快将发展到尿毒症,进而导致死亡。当时的老官,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后经熟人介绍后,老官慕名来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治疗求治。在该科2个月的精心治疗下,老官的肾功能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对此,老官及家人对该科精湛的医术赞叹不已。目前,老官已恢复了健康。
6月份,乐山市民蔡先生突然出现少尿、血尿,下肢浮肿,在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被转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肾脏内科治疗。经初步检查后发现,蔡先生肾功能恶化严重,被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当即,科室便为他进行了血液透析。但为了明确病因,3天后,科室又为蔡先生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以下简称“肾活检”),最终确诊其患上了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治疗,蔡先生的肾功能现已恢复正常。
“肾活检是目前诊断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不明原因肾脏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其不仅能明确疾病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同时还为评价肾脏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准确依据,是肾脏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谭华告诉记者,过去,医院没有开展肾活检技术时,医生对肾脏病人的用药多是靠“经验”。
然而,由于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即使临床表现相同,病理表现也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并且,如果用药不对症或延误治疗,就可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当时很多了解肾脏疾病和有条件的患者,只能到省级医院进行肾活检,以确保治疗效果。但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徒增其路途奔波之苦。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肾脏内科在乐山地区率先开展了肾穿刺活检技术。肾活检能明确患者病理诊断,为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极大提高了急慢性肾病的救治成功率。目前已完成800余例,均非常成功,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目前,我们每年要进行200多例肾活检,其中,年龄最大的有85岁的老人。”谭华告诉记者,“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肾活检有创伤性、危险性。其实,现在的肾活检技术非常成熟、简单、快捷,安全性、准确性也非常高。我们开展肾活检多年,无一起医疗事故,并且,由于有准确的肾脏病理诊断,许多久治不愈的肾病患者也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逐渐好转,甚至痊愈。”
近年来,谭华和她的团队始终跟踪肾内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在肾病的治疗上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引进了一批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新型免疫制剂——他克莫司和霉酚酸酯,采用多靶点治疗方案,极大提高了难治性肾病的治愈率。针对部分危急重肾病患者,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年过七旬的张大爷一说起谭华,就会竖起大拇指。2年前张大爷出现胸闷、咳嗽、咯血、全身浮肿,家人急忙把他送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肾病内科。当时,张大爷已出现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现象,口唇发紫,意识模糊,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入院后诊断为:ANCA相关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I型呼吸衰竭、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必须急诊血液透析,使用呼吸机。谭华立即为张大爷作中心静脉置管,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同时给予使用无创呼吸机。很快,张大爷的病情就缓解了,水肿减退、面色红润、呼吸顺畅,血氧饱和度也上升到正常水平。一周后,谭华为张大爷进行了肾活检,术后根据肾脏病理情况选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3个月后,张大爷的肾功能已接近正常。
“肾脏就像一个净水器,具有过滤血液,去掉废弃物质的作用。而一旦肾功能衰竭,废物就会在人身体中积累,逐渐吞噬健康,最终危害患者生命。”谭华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很多肾衰患者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走向尽头。但自从有了血液透析,肾衰患者便等于有了“生”的希望。
对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患者的“生命线”。过去,很多患者透析只能靠动静脉直接穿刺,血流量低,透析效果差,增加患者的痛苦。2003年,谭华外出进修归来,在乐山地区率先开展深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术,结束了患者“动脉穿刺”时代,提高了患者透析质量和生存率。以后,谭华和她的团队逐渐开展了高位动静脉内瘘、内瘘狭窄修复术、内瘘取栓术,提高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尿毒症患者中,有不少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血管条件较差,尤其是前臂血管不太好,这给患者血液透析带来了严重困难,甚至导致一些患者无法进行血液透析。
针对这些患者所遇到的难题,2006年该科创新医疗技术,在全市肾内科领域首家开展了难度较高的带CUFF双腔导管置管术,为难以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尿毒症患者打通生命通道,解决了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近几年,该科每年完成CUFF导管置管、导管调整、导管更换等手术100余例,为本地区的透析患者解决了大量的血管通路问题,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随着内瘘和CUFF导管的长期使用,少数透析患者出现了中心静脉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无法透析。今年69岁的王大爷是一名糖尿病透析患者,今年初王大爷逐渐出现左上肢肿胀、疼痛、浅表血管扩张、内瘘血流量减低,经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无名静脉狭窄。谭华与血管介入科医生认真研究,决定为王大爷施行中心静脉狭窄球囊扩张术,手术很顺利,成功地为王大爷解除了痛苦,并保留了内瘘。该科已成功进行了3例此类手术。
75岁的老黄是一位来自峨眉山市的尿毒症患者,已经维持了四年多的血透治疗。近日,因涤纶套管脱出无法进行正常血透治疗,急需更换导管,由于患者右侧颈静脉内有血栓,手术风险非常大,在乐山市多家医院辗转求诊,均被婉拒手术。
就在一家人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好消息给心急如焚的一家人带来了希望,朋友告诉他们,“武警医院肾病科可以做这个手术!”6月16日,满怀期望的老黄入院第一天,该院肾病科主任谭华便对他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完善了术前的相关准备,手术很快就进行了,非常成功!他的女儿连连赞叹道“没想到在武警医院就能治疗,手术效果让我们很满意,服务很到位,真的感谢你们。”现在老黄与该院肾病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周都开开心心地来做2次血透。
像这样成功的案例在肾病科已是屡见不鲜,一面面红灿灿的锦旗、一封封真情流露的感谢信就是最好的见证。作为一个乐山市三甲级医院的肾病科,一路走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肾病科的医护人员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跻身四川省医学龙头学科,其发展速度之快让人为之惊叹,而一切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医院开拓创新的发展模式。
从医24年,谭华始终坚持“姓军为兵”,以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于基层官兵。军人病区住院官兵的会诊,她总是随叫随到,耐心、仔细的问诊,精心的诊疗。近年来为10余名患急慢性肾病的官兵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因,选择先进的治疗方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他们都痊愈出院。出院后,谭华还经常随访他们的病情,与卫生队医生交流意见。她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官兵的广泛好评。
17年前,战士李高伟因感冒后出现全身浮肿、乏力、尿量减少,在支队干部的陪同下来到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就诊。经医院详细检查,李高伟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为了改善李高伟的预后,医院先后2次为他进行了“肾移植”,术后均出现“超排反应”。移植失败的李高伟出现了严重贫血、感染、心衰、营养不良,医院和支队领导高度重视,谭华和她的战友们密切观察小李的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为保证李高伟的透析,为他设立了单机保障,李高伟的病情逐渐好转。
寒来暑往,总队医院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对李高伟无微不至照顾的爱心接力棒却始终没有落下过。“尿毒症需要终身透析,长期透析并发症多,需要巨大的经济支持。10年前患这种病的人,因当时的医疗和经济条件所限,目前生存人数不到20%。李高伟目前生存质量比较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是一个奇迹。”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副主任医师谭华对李高伟的透析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是部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医护人员用爱心让我活到了现在。你们是我的恩人,出院后我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在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军人病区举行的移交欢送会上,战士李高伟饱含热泪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参加欢送会的武警凉山州支队干部代表支队还特意为医院送来了一面绣有“精心护理十年如一日,医术精湛真心实意为兵。”的锦旗
2009年11月5日,迎着初冬一缕暖暖的阳光,李高伟高兴地收拾行李,就要回到他无数次魂牵梦萦的故乡。临行时,李高伟默默地与病区医护人员和病友们握手拥抱,依依惜别。医护人员争先恐后地嘱咐李高伟出院后要注意的事项,并赠送了礼物。看着缓缓移动的车轮,大家不断地挥手,祈福他一路平安……
除此之外,该科还在血液透析中心大力开展个性化充分透析。也就是说,患者在每一次透析过程中,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透析液的配方、血流量、透析期间的用药等确定恰当的透析方案,这样就增加了每次透析过程中对体内毒素的清除量,降低了患者慢性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此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舒适性和透析期间的生活质量。
鉴于该科雄厚的实力,目前,乐山市不少尿毒症、肾衰竭患者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视为救命港湾。据初步统计,目前,该中心年透析接待量近每年2万人次。统计数据还显示,在这里,尿毒症患者透析生存率在20年以上的5人;尿毒症患者透析生存率在15年以上的10人;尿毒症患者透析生存率在10年以上的30人;尿毒症患者透析生存率在5年以上的还有更多……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在这里见证着奇迹!
时代在进步,科室在发展,技术在创新。如今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对未来充满信心。科室里,一面面红艳艳的锦旗、一封封真情流露的感谢信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们仁医仁术的赞美。
谭华如是说,她和她的团带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向患者郑重承诺:将用爱心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用精益求精的医术铺就生命的绿色通道,帮助患者越过人生中每一道艰难的坎儿。
谭华,女,副主任医师,文职3级、技术6级。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系,现任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内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急慢性肾衰竭、狼疮性肾炎、急进性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在肾穿刺活检、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及省部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研究”获2014年武警部队科技成果三等奖,2010年荣获个人三等功,2015年带领科室荣获集体三等功。
投稿邮箱:
zhangpengfei_5@sina.com
读者QQ群:
472343892/465572285
投稿联系方式:
13264008228/18576708649
欢迎订阅2016年《解放军生活》杂志,全年114元 国内邮发代号:2—470
1、杂志可以订购全年114元,也可以单本订购,每本9.5元,编辑部平邮包邮(信件的形式邮寄),快递自付邮费,邮费每期12元!
2、汇款账号:622208 02000 26209 745
3、汇款后请截图私信微信:King1020154168,转账通知手机:18576708649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