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主总在人们最不设防的地方给出一个破绽,把既有的逻辑否定了,让自以为了解宇宙真相的人一次次陷入尴尬和论战的漩涡。比如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竟有140多个碧蓝如宝石的海子!
湖水从哪里来?为什么从不干涸?为什么四周流动的沙丘从来没把湖泊埋没过?黄沙之下隐藏着什么样的输水系统?为什么在海子之外还不断有泉水从沙漠各处涌出?这些沙与水的谜题在巴丹吉林沙漠里集中示现,像是造物主故意设置的一扇门,打开它,人类的“常识”也许就该重新书写。但是没有人能肯定自己拿到了钥匙,因为大地无语,人类找不到仲裁者。
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丘间分布有140多个内陆小湖,当地人称为海子,多为咸水,其中面积最大的海子是1.5平方公里。在海子的周围是沼泽化草甸和盐生草甸,是重要的放牧场,还有两个固定的居民点。
风的样子原是线条,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线状沙丘和这些耐旱植物一起,给大地画上了黄绿相间的花纹。
巴丹吉林沙漠像沙海上凝固的浪花。柔和地向上隆起,渐渐地抵达顶峰,再以更舒缓的幅度复归平静。
巴丹吉林的沙子为什么含有水分?降水稀少的沙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海子?专家研究发现,祁连山的雪融化后,通过地下深处的断层(即地质上著名的阿尔金断裂带)源源不断地进入沙漠。也就是说,500公里外的祁连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巴丹吉林沙漠之水的发源地,在地下1万米深处,两者靠一条隐蔽的地下河一脉相承。
巴丹吉林沙漠,世界唯一高大沙山群分布密集的沙漠;最高沙峰为必鲁图峰,是最高世界沙山,比撒哈拉大沙漠高峰还高70多米,俗称“世界沙漠珠峰”。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是巴丹吉林“五绝”。
有人说,寂寞当美丽也许是残酷的。然而,没有寂寞,没有痛楚,生命也就无法施展和完美,也就不会有诗歌、音乐和艺术。我想,生活需要艺术化......
当我们抛开世俗的眼光,把沙漠当作大自然的一部分,当作上帝的作品去欣赏,正因如此,我们才发现了它的超然之美,才从中享受到了别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