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暑节气是从7月7日到7月21日,此时人体阳气在外,脾胃空虚,饮食要特别注意清淡温软,少吃冰饮冷食,并不可吃太饱,以防腹泻,损耗气血。善养生者,应远声色,恬静养神,增加午睡。
小暑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日 ,叫 「初伏」 。
今年入伏是7月17日 , 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今年有两个中伏,8月25日结束。
三伏天正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 如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将这些 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灸恰逢其时。
2016 年三伏天灸贴药时间:
7月17日(周日) 初伏灸
7月27日(周三) 中伏灸
8月06日(周六) 加强灸
8月16日(周二) 末伏灸
Q:
7月7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首次贴药,错过了可以今年还可以贴吗?
A: 7月7日是作为 伏前灸贴药,意在激发身体本身机能,对三伏天灸起到加强作用。 如果错过了伏前引灸,今年还是可以贴天灸, 三伏天期间自然界阳气鼎盛, 在入伏日开始初伏灸,也能达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为了方便市民贴药,新容奇医院康复科在 7月17日将调整工作时间 ,为市民贴药提供便利。
上午:7:30-12:00
下午:14:30-20:00
不影响工作,避免烈日当头,晚上也可以贴药哦!
“三伏灸”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以及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夏季“三伏”最为炎热的时候,采用具有特定温通发泡作用的中药,贴敷在穴位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未病先防的目的。
多年经验显示,三伏天灸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天灸的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三伏天灸适合哪些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 久咳、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体虚易感冒 ;
★ 消化系统 疾病: 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等 ;
★ 骨关节 疾病 : 各种颈、肩、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等;
★ 虚寒妇科病: 月经不调、痛经 、 产后风寒症 等;
★ 其 他 : 荨麻疹、 四肢冰冷、脊背发凉、体虚易于感冒、免疫力低下及亚健康人群
★ 小儿疾病: 支气管哮喘 、反复咳喘、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症者。
但是, 三伏天灸并非人人都能贴。
专家提醒: 急性发作期疾病、当天有发烧、咽喉发炎、肺部感染,皮肤长有疱疖、破损者、2岁以下婴幼儿、孕妇,恶性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不可进行贴药。
三伏天灸需要注意什么?
1、贴药时长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贴药1~2小时,儿童贴0.5~1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如果感到灼热难耐时即可揭去药物,避免皮肤灼伤,无需等到常规时间才揭药。
2、贴后处理
很多人发现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贴药后皮肤发红是正常的。 有的敏感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也是正常现象,因为敷贴的药物中含有辛香刺激的药物。
如穴位上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的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
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但如果并发感染就要及时就医。
3、饮食禁忌
天灸治疗的同时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咨询预约 400-0757-955
急救电话 0757-26688120
医院地址 广东顺德容桂大道北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