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辛德勒名单》为何感人?

《辛德勒名单》为何感人?

  • 2019-01-13 01:06:09

  • 《辛德勒名单》中有一段,德国士兵对犹太人的住所进行再次搜索,把本藏在地板下、衣橱里、钢琴中的犹太人一一揪了出来。这个时候,一位德国军官看到了钢琴,便坐下来弹巴赫,弹的是巴赫的《a小调前奏曲》(选自第二套《英国组曲》)。喧闹声、脚步声、枪声与巴赫的音乐混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奇妙的搭配。这里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巴赫在德语中是小溪的意思,但他的音乐是大海,有着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其二,,,可见他们有多么冷血。

    虽然用了如此著名的巴赫的音乐,但这个段落几乎让人忘掉了巴赫而被电影艺术深深震慑,,其手法却又如此简洁。在优秀的电影作品中,音乐的运用往往是比较简洁朴素的。

    《辛德勒名单》到了高潮部分,就用了那段著名的《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主题)。小提琴的声音(小提琴大概是犹太民族最喜欢的乐器之一,爱因斯坦也爱拉)从画外轻轻地传进来,仿佛就在不远处,有个无家可归的犹太音乐家在演奏。当然,这个时候,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终于要发力了。他写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音乐。为什么会感人至深呢?

    这首乐曲的重要动机便是下行的大跳音程,如此开头是从mi到la的下行五度。到了第二小节,更是有七度的下行音程,如此频繁的大音程下行在旋律中非常少见的。起到什么作用呢?现在我把音符连起来,如下图所示。

    不管怎么样,好歹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请允许它有那么一点点煽情吧。但是我们会发现,此处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帕尔曼的演奏,都是相当节制的。正是因为节制,才与整个电影的灰色基调搭配。

    电影配乐富有挑战性,作曲家要根据导演的要求来写合适的音乐,而不能写得太出挑,以免喧宾夺主。好不容易写成功了,却又是绿叶衬红花,为他人做嫁衣裳。当然,为了电影艺术,总要有人屈居幕后,所以我们不能用衡量音乐艺术的标准来衡量电影艺术中的配乐,因为这完全是两码事。

    音乐 基础知识课堂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联系方式:18698466226或加微信:fanfan6381,谢谢!)



    说——

    小孩子天生是喜欢唱歌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年轻的爸爸妈妈拉着孩子跟我们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唱歌,电视里有人唱歌,他(她)只要听两三遍就会唱了。”请注意:这并非是您的孩子独有的个性,或是您理想中的那种“天赋”!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这样一个共性。最重要的,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只能证明孩子具有学习音乐的潜力,但如果急功近利地便将之往“歌星”的方向去培养,却是拔苗助长、有害无益的。因为 在变声期以前的孩子们的声带是非常稚嫩的,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完全可能造成孩子的声带损伤 ,不但对孩子今后的声乐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使得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声音变得非常难听。这里以我个人近年来在少儿声乐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在少儿声乐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让您的孩子更优秀 ~请大家关注我~了解我~我是 吴凡


    给孩子报名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8698466226/15848146381
    联系人:吴老师
    地址:呼市文化宫街贝尔路东方广场510室

    如何关注我:

    方法一:点击本文上面的蓝字可以进行关注

    方法二:长按二维码进行关注

    方法三:查找公众号: 吴凡音乐工作室 进行关注

    或者输入微信号:WufanYinyue6381 进行关注


    据说关注了 吴凡音乐工作室 的人,因为了解了音乐,都变得更加有气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