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组,意味着最前线,同样也意味着最危险。
7月16日下午2时许,石大科技泄漏爆燃事故引发的大火已经持续了近七个小时,几次爆炸也让火场内的情况更加严峻。就在此刻,连续奋战的消防战士终于打通了一条可以深入罐区腹地的进攻通道。
此时的罐区仍是一片火海,多个球罐管线同时向外喷火,七八个球罐受大火直接烘烤,火情较爆炸前更为复杂、危险,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爆炸。攻坚组队员成为进攻的先锋,作为攻坚组的一员,张峰要深入到罐区内部进行水炮架设。
厂区内到处是散落的钢板、铁块和玻璃,水枪、水带也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炸飞,厂区大楼已经面目全非。进入罐区后,张峰和战友奉命对燃烧罐区进行火情侦察。他们穿着隔热服进入罐区,火舌翻卷着,并伴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气味,多个罐体被高温烘烤,随时都有再次爆炸的危险。
但张峰明白,如果不及时控制火势,随时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抛开一切顾虑,深入罐区侦察储罐受火势威胁情况。通过侦察发现,罐区内管线破裂,火焰呈喷射式燃烧,1号、2号、5号、7号罐受火势威胁严重。
由于距燃烧区仅10米左右,罐区火焰高,辐射热强并伴有刺耳的啸叫声。强烈的辐射热很快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来不及擦去汗水,张峰马上向指挥员汇报情况。在得到燃烧区域的基本情况后,指挥员决定首先出水冷却,对罐区火势进行压制,防止火势继续扩大蔓延。
张峰同攻坚组队员们迅速按照任务分工,铺设水带线路并在罐区南侧架设一门移动遥控水炮。架设完毕后,发现由于水炮离罐区较远,水炮射流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根据现场指挥员要求,队员们迅速转移阵地,由张峰穿着隔热服,再次进入燃烧罐区防护堤内铺设水带干线,在距离着火区域仅7、8米处架设2门移动水炮和1门消防机器人炮,架设好水炮并及时出水。待调整好水炮射流和角度后,攻坚组及时撤离罐区,在罐区东侧遥控水炮。期间为更好的达到冷却效果,张峰多次进入罐区防护堤内查看冷却状况并及时调整水炮射流和位置。
晚上19时许,罐区西北侧5号、7号罐之间火势燃烧猛烈,威胁着9号、11号等罐体,一旦着火爆炸,将直接威胁西侧12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和周边企业的安全。张峰等攻坚组队员迅速铺设4条水带干线,架设2门移动水炮,对7号、9号、11号罐进行不间断冷却。
22时许,张峰携带红外测温仪,再次进入罐区对1号、2号、3号、5号、7号、9号、10 号、11号、12号罐进行温度测量并及时将数据汇报给前方指挥部。随后保持每一小时进行一次测温,同时做好记录。
要想得到精确温度,必须近距离接近罐体测量,厂区内到处都是散落的玻璃、铁片,张峰的双手被划破了,双脚被汗水浸泡过久而浮肿,战斗靴都无法脱下,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依然奋战在最前线,多次深入罐区侦察火情,调整水炮位置,十余次测量罐体温度,为指挥部制定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长达22个小时的灭火战斗中,张峰始终奋战在最前沿,多次深入着火罐区铺设水带架设水炮、测量罐体温度,为指挥部决策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成功扑灭火灾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