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张帆走了,她留下了什么?

张帆走了,她留下了什么?

  • 2019-09-18 14:01:07


  • “手机换新,第一张照片就是美丽的彩虹,好兆头。”

    跟大多数人一样,拍下风雨后的彩虹,31岁的女教师张帆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不过,谁也没想到,几分钟后,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2016年8月1日晚7点30分左右 ,大雨过后,郑州市中原路文化宫路交叉口东50米路北处地面发生塌陷。在四散奔逃的人群中,张帆和同事宋庆彬一起坠入了塌方的深坑,宋庆彬获救,而张帆消失在了泥泞、咆哮的水流中。

    “我们一直都本本分分的,为什么女儿会摊上这样的倒霉事?”

    透过被雨水淋湿的玻璃望向天空,张帆的父亲张秀生没有看到彩虹。没了燥热,天气微凉,内心刺痛。


    奇迹没有出现

    8月7日上午11时20分许,也就是郑州市中原路塌陷136个小时之后,郑州矿山救护大队救援人员在郑州工业贸易学校花坛内的塌坑区域找到了失踪者张帆的遗体。


    △发现张帆的塌方坑洞。据了解下方的防空洞与 中原路塌陷下方防空洞相连。


    “要好好注意身体,不要怕花钱......忙完这几天我就回去看你们!”

    事发前一天,张帆打电话问候自己的父母。

    声音犹在耳边,但人已永远不能再见......


    这位两鬓斑白的老父亲痛失爱女的悲痛,让隔着屏幕的小编和众多网友,只是想想,心就疼得要命


    张帆走了,她用生命为代价告诉大家,能够“ 踏踏实实 ”的走路,是最基本的安全保证。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去关心“地下”的事

    从最近七天郑州的6连塌,到2014年郑州西三环的15塌,再到2013年,深圳一处路面塌陷造成5人死亡;2012年,北京一处人行道塌陷,造成一名路人坠入热水坑,经抢救无效死亡;同年,哈尔滨一处道路塌陷,造成2人死亡......

    △2016年4月21日,杭州市文二路学院路口地面突然塌陷,幸好交警及时发现,未造成人、车险情

    △2015年,东莞常平因修建轻轨引发的地陷

    △2014年,郑州市西三环路半年内连续发生15次塌方事故

    △2013年,深圳一路面塌陷造成5人死亡


    △2012年,哈尔滨市区一处路面突然塌陷,造成2人死亡

    一时间,仿若我们的脚下危机四伏,连走路的时候都得提心吊胆。“步步惊心”似乎不是戏言,这毕竟不是科幻电影,更不是穿越剧里的时空隧道,这是夺走了市民生命的惨痛事故。我们不禁要问,谁来说一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谁来给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一个交代?

    好吧,现在开始认真反思。一场大雨冲刷,让我们看清了城市是何等的脆弱。究其原因大都是:多次降雨导致地面发生沉降;或是地下排污水管道老化破裂,致使路基塌陷;又或是路段修建年代较久,地下管网种类繁多,新旧管线密布,受到扰动时容易发生渗漏,诱发塌陷......

    每次塌方,解释都很相似。说白了,就是“天”下雨,“地”渗漏,“管线”复杂。

    可出乎意料不等于没有缘由,城市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拿出科学的综合治理之策,在发展“地上”城市形象的同时,更要注重“地下”工程的稳固!否则,一切都将是枉然。

    张帆走了,留给了城市管理者们深深的拷问。他们该做点什么呢?他们能做点什么呢?也许,把地面来个“刨根问底”远比对一次次危机事件刨根问底复杂的多,也确实不可能把好好的地面全都掀开来检查。

    其实大家都知道,哪一届领导摊上这事儿也都挺闹心、挺冤枉。毕竟,这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只是现在集中爆发了。可下一次,又该如何解释呢?只是祈祷没有下次,这可行吗?

    相关推荐 (点蓝字即可查看)





    来源 |

    图文编辑 | 韩东华 荆竹青 |

    主编 | 蒋孝凯 |

    同意小编观点的

    请转发扩散让更多的管理者听到!

    让城市的每一条路

    都能安全放心、踏实行走!

    点亮下方 ↓↓↓为我们自己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