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家,青瓦泥墙,院子里铺着石板路,院子边种着小竹林。小竹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沟,河沟上铺着小石桥,小小的我,喜欢坐在桥上看夕阳。青烟在日暮中缭缭升起,夜色中渐渐传出点点灯火,母亲的呼唤声慢慢传来……
这是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了,关于童年,关于老屋,也关于竹林。后来,家里修了砖房,青瓦不再,泥墙不再,那片最喜欢的小竹林也不再了。尽管如此,对竹林的喜爱,依旧不减。
最近,小四发现成都周边几个有老屋有竹林,又很清凉的小秘境,准备周末就去找找童年的回忆。今天小四就先分享给大家,当然,亲们就算不去找找童年的回忆,也可去消消暑洗洗肺,这也不错哟!
花楸村距成都市区101公里。境内层峦叠翠,树木葱笼,溪流淙淙,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
这里有曲径通幽的十里竹海长廊,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千亩御茶园,有专为皇室手工揉制香茗的作坊御茶坊……
这里有祈求上天保佑的祭祀场所祭天台,有光绪亲赐“皇恩宠锡”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还有大自然形成的官田溶洞等。
这些景点大部分仍保留了原始风貌,使人能深刻感受到花楸村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乘车
:
从成都新南门车站乘车到平乐,然后转车到花揪山。
自驾
:
成都—成温邛高速—平乐古镇—花揪山风景区。
如果说水是新津的“血脉”,那斑竹林景区就是新津的“绿肺”。作为距成都中心城区最近、保存最好的森林公园之一。
这里依河而立、傍水而生。置身于此,一切喧嚣飘散而去。它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在羊马河水湍急的流淌中,伫立百年。
从新津县城出发,不到15分钟,就可抵达兴义镇斑竹林景区。景区占地500亩,园内有成片新老斑竹40多亩。放眼望去,竹林沿羊马河蜿蜒生长,没有尽头。
向竹林深处走去,是一个完全属于大自然的世界:画眉、布谷齐鸣;白鹭俏立枝头;竹林绿意盎然,随风而动,沙沙作响;河水哗啦流淌,楠木飒飒出声……
乘车
:
一、成都万家湾公交车站乘坐908路公交车到兴义镇;二、在新津客运站乘坐529路公交车到兴义镇。
自驾
:
1、二环路清水河路口沿成新蒲快速通道向城外行驶25公里,过金马河大桥后前行200米右转即直达农场,左转直达斑竹林;2、成都经大件路至新津后到兴义镇。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山清水秀,有条巨龙羡慕这里的迷人风光,沿着地下阴河来到了清澈碧蓝的深潭之中,当地百姓为留住这条吉祥之物,便修了一座“栓龙桥”(现名“双龙桥”),将龙栓在了此处。巨龙金鳞闪闪,浑身五彩斑斓,人 称“花龙”。此后,这里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花龙栖息的山沟亦名“花龙沟”。
如今,与传说相关的事物在沟中还历历可陈:源头有自然形成的龙洞,成半月形,面积较大,洞深30余米,宽80余米,高10多米,可容纳二三百人歇息。
龙洞上方崖边一飞泉垂挂,飞珠溅玉,烟雨蒙蒙,为空寂的山谷增添了一道声色俱佳的场景;那载来巨龙的阴河还时时可闻哗哗水流声,似春雷隐隐,松涛阵阵;阴河出水口的泉水,清醇醉人,汩汩上涌,经年不断,即使大旱之年也无断流历史。
花龙沟的最佳去处还在上游4公里的竹海。峡谷中的植被主要是原始植被和人工造林相结合;原始植被的畸形树、
蕨类、花草、苔藓植物为主,覆盖了整个沟底。这里温度低,风景美,清凉消暑来这个地方再好不过了。
乘车
:
可以在成都市华阳客运站、石羊场客运站等地乘车出发至内江,再转车前往花龙沟。
自驾
:
可以在成都市华阳客运站、石羊场客运站等地自驾车出发至内江,再向长山镇刘家嘴村至花龙沟竹海路口方向行驶,依次经过青岗铺村、双龙村、老鸹沟村、芭茅湾村即可到达。
沐川竹海,地属丹霞地貌。景区内植被良好,林竹资源富集,山峦错落有致,沟壑纵横,丹霞地貌凸显,是一幅物自天成的自然山水画。沐川的“箫洞飞虹”还入选了“四川最美特色景点”。
沐川竹海地处南丝绸之路重要支线沐源川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三国时诸葛亮南征第一要塞三言寨,南宋时建有军事要寨,清代中期是土纸集中生产地。
清代学士陈翰林和皇榜岩的典故、玉锡春联、韩湘子吹箫、八仙聚首等动人传说使景区更添新意。独特的林竹风光和丹霞地貌相结合,使沐川竹海成为休闲度假,观光避暑,追寻古驿道、古寨子、古军事城墙的理想场所。
地址
:
沐川县城东南方,国道213线上的永福镇。
自驾
:
成都经成乐高速至绵竹收费站下高速(135公里),经乐山过境路至五通桥方向(35公里)小游五通桥小西湖景区后向犍为方向行驶。到犍为县时右转过犍为大桥、过犍为县城,直奔沐川(80公里)。从沐川县城到川西竹海景区20公里,路况好,全水泥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