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丽水市规划的丽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正式亮相。
此后,“丽水山耕”迅速在浙江省及周边省市叫响,至今已实现销售11亿元!
其中作为品牌溢价3个多亿。
抱团发展,成绩斐然
创牌不到两年,“丽水山耕”声名鹊起。目前加入其中的当地农业企业有142家,涉及当地9大农业主导产业,至今实现销售逾11亿元,
产品平均溢价30%以上。
靠弱小的单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
“
靠弱小的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了,人力、财力、物力,样样都缺
。”丽水市一些农业企业经营者说,创品牌要宣传,要包装策划、要大量资金,还要专业的品牌营销人才。
一方面,看到了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众多弱小主体单打独斗创牌的无力感。
生产的产品难以与消费者形成对接。
2014年9月,“丽水山耕”正式亮相,
并构建起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母子品牌”运行模式。。
通过不断提升母品牌“丽水山耕”的影响力,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走活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之路。
政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多方协同合作!
“丽水山耕”的运作方式是,丽水成立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由协会注册“丽水山耕”商标,并委托国有独资的丽水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使得
“丽水山耕”既体现了政府背书的权威性,又有行业的约束性,同时不失市场主体的灵活性。
运用政府宣介推广品牌的独特优势,比如举办“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博览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丽水山耕”品牌影响力,带动子品牌产品价格增值。
“"丽水山耕"让我们的农产品搭上溢价的班车。”丽水百味农业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方说,以前他打“浙百味”牌子生产“三年老姜”,“生态莲子”,
尽管品质优异但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就是不相信,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
加入“丽水山耕”梯队后,价钱一下涨了三、五倍,还供不应求。
“丽水山耕”启示:打造品牌正当时
“丽水山耕”创造的裂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说,当前农业供给侧的突出矛盾是无效产能过大,造成农产品滞销,而有效供给不足。“看着东西挺多,想要的买不上。”陈剑平说,品牌化就是按照消费者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博士说
,我国农业的根本特点是“多、小、散”,牌子众多,能叫响的少。
所以,打造品牌正当时。
“
现阶段,农业品
牌化应该主攻"区域公用品牌",以此带动企业品牌迅速成长。”
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认为。
做农业难,做有机农业更难,不是单靠一家企业就能做起来。
2016年开始,中国▪深圳国际天然有机博览会致力于推动“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为有机行业寻找出路。
中国•深圳国际天然有机产业博览会(NOPE CHINA)由国家认监委指导,得到
环保部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国际有机联盟亚洲理事会
以及国内外各地20家有机协会鼎力支持,将于2016年11月4日-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与近百家专业媒体、几十家大众媒体、移动端媒体合作,打造中国专业天然有机展和有机产业一站式采购平台,推动天然有机产品在华南及全国进一步的发展。
展会旨在帮助企业对接市场信息,增加贸易机会,拓展行业资源,
开拓国内高端市
场,
推动品牌影响力,
寻求品牌发展。
将有来自华南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超过1000多家知名采购商参加,
超过
2万人次的专业观众,集中了国内外众多对有机文化感兴趣的中高端消费者。预计展会采购额近亿元,更重要的是,参展商能够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和知名度。
中国•深圳国际天然有机产业博览会也
为参展商搭建了一个线上推广平台,
与消费者、采购商无缝对接。
深圳·国际生态有机资源中心(www.norc.org.cn)服务于有机行业的专业B2B平台,将直接为参展商提供不间断持续性供采资源的对接与销售。
展会同期将举办行业专业论坛/研讨会,探讨天然有机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等。还有品牌推介会,及
针对电商、零售商、高端餐饮机构、港澳台天然有机产品采
购机构与企业面对面的一系列专场采购对接活动等。
意在助力企业打造品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
轻生活
in'style
从今天起,做一个健康的人
简单生活,0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