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当快接近饭点的时候,人就会精神恍惚,无法专心工作,甚至还会焦虑。这说明,亲,你真的饿了。
“饿极成怒”
“饿极成怒”的情绪其实是一种生存机制,一般来说,“饿极成怒”跟身体的两种物质有着莫大的关系:
1.
在等待吃饭的时间里,
体内的葡萄糖会随着大脑的消耗而减少,
一旦你的葡萄糖开始减少,你的大脑就会开始饥饿,缺少的葡萄糖往往让你难以控制情绪,使人变得更易怒。
2.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当人饥饿时,或处于压力状态下,血液中的血清素(也就是可以帮助控制行为的激素)就会产生波动,
血清素水平的起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脑中的某些部分。
研究表明,低水平的血清素使得大脑中特定部位间的沟通能力比正常水平时差,大脑对愤怒情绪的调节也开始变得困难。调查还发现,那些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
往往比
较低。
如何不再
“饿极成怒”
?
多吃蔬菜
蔬菜有助身体保持充壮,保持生命通道的广阔。植物扎根泥土,因水气的蒸腾而挺拔,水气之网四通八达,能帮助我们的身体轻快疏泄。
在选择蔬菜时,不同部位的功用还各有特长:
根薯类偏补益,茎类偏祛风利水,叶类多疏风热。
以莲为例,莲藕能散瘀,莲梗能宽中理气,莲叶能发暑热。
现代研究发现,
蔬菜最容易通过各个消化关卡,不会给各大脏器带来沉重的代谢负担。
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几乎不会被消化,它如同海绵一般,将胃肠道中有毒害的代谢产物一一吸附,顺利排出体外。此外,蔬菜尤其深绿蔬菜中富含的抗氧化剂能帮助身体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少吃肉
肉类是为身体增光加彩、锦上添花的补益品。在中医看来,动物性食品(尤其脊椎动物)属于“血肉有情”之品,它们与我们有相似的脏腑结构,有着谷物和蔬果所缺少的“血性”和“情感”,能有效补益精、气、神,填精益髓。体质惯于虚弱、或经历大病、久病的人,适当进食羊肉、牛肉、乳鸽、乌雌鸡和甲鱼等富有药用价值的肉类,会感觉到身体机能有明显的改善。
肉类的主要成分为脂肪与蛋白质。
脂肪能提供大量的能量,且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营养大脑神经、保障智力发育;动物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为我们全面提供必需的氨基酸:身体中酶和各种组织的主要原料。
适当肉食有益精力,但过量却不利于健康。
老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健康。”指出了过多食肉的弊端:积火、生痰。
“火”可以理解为身体机能的病理性亢进状态,“痰”则是身体无法清除的一些过剩营养物以及病理代谢产物,扰乱了气血的良性循环。
现代营养学也建议肉的
食用量
一天
在
150
克
~225
克之内,
肉类的代谢时间较长,代谢产物偏酸性,过量进食会使血液中积聚过多的有毒物质,引起头晕、恶心、困倦等不适;尤其蛋白质的代谢物主要由肾脏过滤处理,高蛋白质食物吃得过多,肾脏将不堪重负;而肥胖、三高症和癌症等慢性疾病也将悄然埋下隐患。
最后,小固要说的是,平时无论工作再忙也别把自己饿着了,包里常备些健康小零食(如坚果类等),这样不但能保护肠胃,还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
“饿极成怒”
。
继续上周的“爆料趣事赢大奖”活动
扫码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