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戏资讯>【小吃街】17个西安名吃,推荐店面

【小吃街】17个西安名吃,推荐店面

  • 2019-01-24 00:51:37


  • 吃货秀 chi_show (长按复制搜索)

    秀美食、秀菜谱、秀厨艺、秀健康,手把手教你做美食。更多美食菜谱可查看【历史记录】

    西安最有特色的当数面食,价格适中,份量足。肉夹馍、羊肉泡馍、裤带面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著名的回民街小吃聚集,通常所指的是北院门一条街,但其实在其西侧的西羊市、大皮院、小皮院、光明巷、北广济街、大学习巷、小学习巷这一带的各条小街上都有好吃的店铺。各路吃货一定要发挥所长深入探索!

    在回民街及其他地方的清真餐馆就餐,都需要注意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基本所有的回民店都不允许饮酒,而且回民不吃也不经营血类食品。


    1、凉皮

    凉皮是陕西著名小吃,口味独特,老少皆宜,近年更已走出陕西,香飘全国,受到各地人士的广泛欢迎。凉皮又称“酿皮子”,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味酸、辣,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去哪儿吃:

    魏家凉皮(南门店)  尚好云老四凉皮(金康路店)

    2、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是源于古城西安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有中式汉堡美誉。实际它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腊汁肉历史悠久,扬名中外,深受人们欢迎。

    去哪儿吃:

    樊记腊汁肉夹馍

    地址:碑林区竹笆市街53号(中环银泰广场东侧)

    3、biangbiang面(裤带面)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

    去哪儿吃:

    biangbiang面东一路旗舰店

    4、牛羊肉泡馍

    陕西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肉料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食物。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

    5、葫芦头

    陕西省著名风味小吃。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据传唐时医药学家孙思邈在长安一家专卖猪大肠的小店里吃“杂碎”,留药葫芦供店家调味。此后“杂碎”一改旧味,香气四溢,每天顾客盈门。店家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首。“葫芦头”由此得名。

    去哪儿吃:

    春发生(南院门店)

    6、黄桂柿子饼

    以临潼特产“火晶柿子”和特粉搀和作皮,再配以黄桂、玫瑰、桃仁、白糖、冰糖、青红丝,上等板油搅拌作馅,用木炭火架起整锅烘烤而成,表面呈金黄色,吃在嘴里,绵软香甜,是每年秋冬季节时令佳品。

    7、贾三汤包

    这汤本已在馅里面,只不过是在包之前把肉冻放在馅中,包好以后经笼屉上火一蒸,肉冻化开而不漏。灌汤包讲究汤不能漏,包子又要不粘笼屉,这全看大师傅的手艺了。地道的灌汤包为清真食品,一般为牛、羊肉馅。

    8、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史,主要原料为新鲜荞麦。“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面饸饹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9、柳巷面

    其实柳巷面属于典型的物美价廉型,满满一大碗,面、菜份量都足,牛肉也烧得到位,口味虽然不是很精细,但合乎陕西人的口味,实在,吃起来过瘾。

    去哪儿吃:

    柳巷面馆

    10、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去哪儿吃:

    永明岐山面友谊西路店

    地址:碑林区友谊西路128号(近劳动南路)

    11、油茶

    南人炒米,北人炒面,油茶就是炒面所冲兑,油炒面后加少许调料、花生就兑好了卖,方便奔食即可。若当作早点来吃,则早起时去坊上,回民铺子所卖油茶麻花,是油茶中的上品。西安的居民区早点摊,来碗油茶,泡几根麻花,聊咋咧!

    12、辣子蒜羊血

    清晨,或是傍晚,食摊安在小巷街头,摆设十分简单,一个木架,架子上是各类碗盏,木架旁是一火炉,炉上有锅,水开而不翻滚,锅里煮的是切成小方块的羊血。羊血捞在碗里,并无许多汤,加各类调料便可下口了:羊血鲜嫩汤味辣、呛、咸,花椒、小茴香味窜扑鼻。

    13、菠菜面

    这种特别的面条的作法如果追溯其起源,唐代的"槐叶冷淘"当为其滥觞。以上记载看,这"槐叶冷淘"是采青槐嫩叶捣汁与面粉和匀制成面条,捞出沥去水加熟油抖拌,然后放井中或冰窑冷贮,用时取出调而食之。

    14、石子馍

    石子馍是用烧热了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

    15、镜糕

    镜糕是与甑糕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传统小吃食品。说镜糕是小吃,不如说是零食。镜糕很小,材料及制作简单,是把糯米粉装入直径约六厘米大小的笼里蒸制而成,仅几分钟即可蒸熟。从笼里倒出来的镜糕,厚约三厘米,白白嫩嫩,形状若小圆镜,故名为“镜糕”。

    16、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源于唐代,是以优质糯米特酿而成,纯天然发酵,色泽如玉,酒味醇香,酸甜可口,具有止喝、生津、活血、健脾、开胃、润肤、滋肺、营养等功效,冷热均可饮用,是老幼皆宜的上等饮品。杜甫诗中“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所言之酒即指此酒。

    17、锅盔

    锅盔,是一种巨型烙饼,厚度五六厘米,直径往往达60厘米左右,很像一个锅盖。经过三翻六转,一个圆直径八寸,厚六公分的菊花型毛边的锅盔馍便烙成了。其特其特点是:膘厚皮薄,外脆里酥,清香可口,能煮耐嚼,存放期长。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是正宗的出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