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都曾写过这样一封分手信,希望下一次,我们都还能有机会去改正过去遗憾的细节,但愿,这一次的失去,能让我们都变成更好的人,而林徽因在16岁时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是如此令人心酸。
志摩:
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从柏林回来就会打火车站直接来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原谅我的怯懦,我还是个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将自己一下子投进那危险的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我还不具有抗争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我也还不能过早的失去父亲的宠爱和那由学校和艺术带给我的安宁生活。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我说过,看了太多的小说我已经不再惊异人生的遭遇。不过这是诳语,一个自大者的诳语。实际上,我很脆弱,脆弱得像一支暮夏的柳条,经不住什么风雨。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
我真佩服幼仪的镇定自若,从容裕如的风度,做到这一点不是件易事,我就永远也做不到。她待我那么亲切,当然不是装假的,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尽管幼仪不记恨于我,但是我不愿意被理解为拆散你们的主要根源。她的出走使我不能再在伦敦居住下去。我要逃避,逃得远远的,逃回我的故乡,让那里浓荫如盖的棕榈、幽深的古宅来庇护我,庇护我这颗不安宁的心。
我不能等您回来后再做这个决定。那样,也许这个决定永远也无法做出了。我对爸爸说,我很想家,想故乡,想马上回国。他没问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一切都清楚,他了解我,他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同意了。正好他收到一封国内的来信,也有回国一次的意向,就这样,我们就离开了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
我不能明智如哪个摔破瓦盆头也不回的阿拉伯人,我是女人,总免不了拖泥带水,对“过去”要投去留恋的一瞥。我留下这一封最后的紫信——紫色,这个我喜欢的哀愁、忧郁、悲剧性的颜色,就是我们生命邂逅的象征吧。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
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
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我说不清,一切都交给那三个纺线的老婆子吧(注:这里指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线),听任她们神秘的手将我们生命之线拉扯的怎样,也许,也许……只是,我不期待,不祈求。
徽徽
△
图为徐志摩与林徽因
这一篇分手信读的令人心碎,想起和你牵手同行的路途里我辗转来到了帝都-北京。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这里男女比例差不多,这里的人无时不刻不在看书,在学习,在上进。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通过努力而成为优秀。作为一个想让梦想展翅却仍渺小的奋斗青年,这就成为了我离开你的原因。作为一个梦想大学的菜鸟来说,我目前需要留在这里练习奔跑和飞翔。只为了划过天际,掠过指尖来捉住你,我亲爱的时光。
也许我们都曾写过这样一封分手信,希望下一次,我们都还能有机会去改正过去遗憾的细节。
但愿,
这一次的失去,能让我们都变成更好的人。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这段感情中汲取养分,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样才不辜负这一段黯然神伤又强装坚强的时光。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有了让你找到火花和感觉的小姑娘或小伙子,希望你能够勇敢地去沟通,不要太委屈自己的感受,也不要太放弃自己的界限。
人生很长,和某个人一起上路,也会遇到无数个路口。想一想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前,两个人都要面对各自的选择,就觉得前面的路遥远又艰险,一路携手走下去需要面临多少困难。可是,
如果你们愿意去路边的咖啡厅坐坐,喝杯咖啡歇歇脚,聊走一路的疲惫,大概就能重新积蓄力量,对前路的选择达成共识。也许这样,一辈子也不是那么触不可及。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纠葛,好像成为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成就”。但她不热衷于这种浓烈但注定悲剧的爱恋,多年以后,她这样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因此,她后来选择的是梁思成。她终生追求的是兼具科学精确与艺术美感的建筑学。每次林徽因画下建筑结构草图就跑出去玩,梁思成一定接着她的工作,默默将草图加工为完美的成品。梁思成曾问林徽因为什么选中自己,她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了吗?”
最好的感情不是烈如夏花。耐得住浮世清欢的浸洗,才能细水长流。
△
图为林徽因与梁思成合影
- end -
▼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本书用最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
文/
白落梅
- end -
今日话题
说说你看过最令人心酸的故事?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邂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