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上半年已倏忽而过。今天我们站在7月份的第一天,来回顾一下2016上半年的原油市场走势。
|
最低点
|
最高点
|
年初
|
年中
|
WTI
|
26.21
|
51.23
|
36.76
|
48.33
|
布伦特
|
27.88
|
52.51
|
37.22
|
49.68
|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表示,2016上半年的原油市场在经历了两轮震荡触底后呈现缓步回升之势。1月下旬和2月上旬接连出现两次触底,且是国际油价12年来首次跌破30美元大关,不过守住了25美元的关键心理价位。而在6月上旬WTI和布伦特双双突破50美元关口,布伦特总共有10个工作日处于50美元之上运行,但其中8个都是在50-51美元的区间,WTI更是仅有4个工作日处于50美元之上,且国际油价最高也未突破53美元/桶,表明整个上半年油价的回升之势有限。(通常我们认为,低于50美元/桶的油价都属于偏低的价格)
|
整体表现
|
核心利好
|
核心利空
|
1月
|
↓
|
--
|
1、伊朗制裁全面解除,供应过剩的忧虑加重
2、全球股市下滑抑制市场气氛
3、美元汇率强势
|
2月
|
↓
|
--
|
1、需求前景欠佳,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首度突破5亿桶
2、四国冻产协议然并卵,超供忧虑延续
3、中国经济数据表现疲软
|
3月
|
↑
|
1、市场对4月冻产会议的期盼重燃
2、美国钻井数量和原油产量下降
3、中国降准,全球股市大涨
|
--
|
4月
|
↑
|
1、市场预期供需将逐渐回归平衡
2、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和产量双双创新低
3、美元汇率走低
|
--
|
5月
|
↑
|
1、加拿大意外森林大火,尼日利亚和利比亚政局不稳
2、国际能源署上调全球需求预测
3、投机商在原油期货持有多头创历史最高
|
--
|
6月
|
↑
|
1、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到来,原油库存持续下降
2、尼日利亚局势不稳定
3、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市场认为供需失衡正在缓和
|
--
|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个月走势变化背后的利好及利空。我们可以看到,从2月绵延到4月的冻产问题,从心态预期层面对油价形成了支撑;而美国原油产量和钻井数量的下降、则是现实供应端的利好,并且是市场认为供需正在回归平衡观点的重要依据;而加拿大意外的森林大火,以及尼日利亚等地局势的动荡,在油价显露疲态之际提供了及时助推,否则油价难以突破50美元关口。上述这三大因素是2016上半年油价上行的主要动力,且利好整体要比去年更为坚实。而油价最终没能回升至较高的点位,则主要是受真实供应依旧过剩、原油库存高企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这三大利空的抑制。应该说,“触及新低、缓步回升”是2016上半年国际原油市场的真实写照。
另外2014年和2015年,国际油价已连续两年出现“上半年回升、下半年崩盘”的特点,今年下半年的国际油价是重蹈覆辙还是改换新天?英国退欧事件是成为下半年跌势的导火索还是昙花一现了无痕?2016下半年,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