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净、安全的环境里,经常让宝宝光脚行走,有着不少的好处。
赤脚降压释放静电
根据生物全息理论,足底是很多内脏器官的反射区,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赤脚走路时,地面和物体对足底的刺激有类似按摩、推拿的作用,能增强神经末梢的敏感度,把信号迅速传入内脏器官和大脑皮层,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美国俄勒冈州研究学院针对赤脚走路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研究者在一种特制的垫子上布满了鹅卵石,100名志愿者每天在垫子上走1小时,每周走三次。经过16周的测试,专家们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志愿者在平衡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改观,同时这些人群的血压也出现了显著下降。由此推论,光脚锻炼在疾病预防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赤脚走路的另一大功效是释放人体积存过多的静电。我们的祖先几乎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后来人们穿上了鞋子,与大地隔离了,以致人体内积聚的静电无法释放,破坏了人体电能的平衡。
此外,经常使双脚裸露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还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发,增进末梢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腹泻等症。
赤脚跑缓解冲击力
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和肯尼亚长期跑步者的脚掌着地情况。结果发现,那些长期穿鞋跑步的人,大多是先用脚后跟着地,而那些经常赤脚跑步的人,大多先用前脚掌着地。
研究发现,在脚后跟先着地的情况下,即便是穿着有缓冲垫的跑鞋,足部受到的冲击力也能达到身体重量的3倍。但在前脚掌先着地的情况下,由于经过脚踝等处肌腱和关节的有效缓冲,冲击力会下降到只相当于体重的60%。由于这种冲击力的长期作用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或脚底筋膜炎,研究人员认为前脚掌着地的方式更为健康。
对于赤脚人群来说,他们在奔跑时更懂得如何接触地面,同时他们能够更为灵敏地修正自己的肌肉运动模式,以适应运动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赤脚运动能够解放人们的脚趾,让它们更为灵活地伸展,更为紧密地抓牢地面,从而提高运动时整个腿部从脚踝一直到臀部的稳定性。
最近几年,欧美出现了一些赤脚跑步的组织。他们声称,这种新型的运动方式让他们受益无穷。如果你也想尝试,那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可以一周一次,从慢跑开始。
小孩赤脚增强体质
小孩子都喜欢光着脚丫子乱跑,但家长又怕不安全或是着凉生病,总是尽量阻拦。其实,孩子赤脚玩耍不仅是出于好奇,更是一种锻炼。
在日本,“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课程。
如爱知大学附属幼儿园特地将院内的水泥地面撬开搬走,换上沙土,以便让孩子们在沙地上尽情地赤脚玩耍。为什么在日本就给宝宝打赤脚大开方便之门呢?
因为,经过研究发现,赤脚训练对宝宝的生理和智力的发育大大有益:
赤脚宝宝身体壮
当宝宝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发更通畅,有利于增加宝宝肢体的末梢循环,从而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还可以增强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提高宝宝的抗病和耐寒能力,减少感冒、腹泻的发生。此外,打赤脚还能防治一些疾病,因为光着脚走路,如同对脚趾和脚掌心等部位的穴位进行按摩,
可以健脾益肾,镇静安神,对小儿遗尿、消化不良,小儿便秘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赤脚宝宝脑更聪
光脚走路能不断刺激宝宝的脚底,与此同时宝宝感觉的灵敏性和大脑思维判断能力都将随之而提高。
宝宝的记忆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获得发展,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赤脚宝宝胃口开
当宝宝光着小脚丫,无拘无束地行走,孩子的天性被更好地释放,同时由于赤脚行走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心情的舒畅和身体的锻炼自然会让宝宝食欲大增,妈妈们就可以欣喜地看到长高长大的宝宝。
赤脚宝宝防平足
研究显示:长时间光着脚走路,能有效减少幼儿扁平足的发生。研究还发现,赤足走路能锻炼宝宝的踝关节,增强踝关节的灵活性,避免摔倒。
宝宝赤脚虽然赤脚好处多多,但是,开始所说的一些家长的担心并不是完全的杞人忧天,因为赤脚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要求的,应选择直且平坦、干净的地面,避免宝宝的脚被尖锐利物刺伤。另外,夏天由于紫外线照射强烈,地表温度高,所以在室外光脚行走要防止足部灼伤,最好在室内行走赤足训练。
在日本有一种教育叫“赤足教育”,即一些幼儿园或中小学校里的老师经常带领成群的孩子光着双脚绕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活动。目前,已有200多所日本学校正式开展赤足教育。为什么“赤足”也能被作为一种教育呢?那是因为光脚的好处还真不少:
赤足能够增强体质:让孩子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分泌和蒸发,增加肢体的末梢循环,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病和耐寒能力,能预防感冒、腹泻的发生。
赤足能增强孩子的食欲,促其生长:光脚走路无拘无束,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孩子自然食欲大增,身高和体重长得也快了。
赤足能够预防扁平足:经研究显示:长时间光着脚走路,能有效减少幼儿扁平足的发生。
赤足走路等同于足底按摩:光着脚走路,如同对脚趾和脚掌心等部位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健脾益肾,镇静安神,对小儿遗尿、消化不良,小儿便秘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赤脚走路会让孩子更加聪明:光脚走路能不断刺激孩子的脚底,提高孩子感觉的灵敏性,提高大脑思维判断能力,增强记忆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赤足能够增强孩子灵活性:赤足走路能锻炼孩子的踝关节,增强踝关节的灵活性,避免摔倒。
中医师:阴寒体质人群别大意
从健康角度看,医生怎么说?记者采访了中华医院驻院医师林英,他介绍说,在新加坡,光脚与否还是要看个人体质。传统中医理论素有“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的说法。尤其是体虚气血弱者,产后血虚、年老体弱者,光脚走在家里的地面上,寒气易乘虚从脚下侵入。一般年青体健者,阳气偏盛,在天气炎热的日子光着脚在地砖上行走倒沒什么影响,但在寒冷的日子还是要预防“寒从脚来”削弱人体正气(肾气),以致易患感冒、肠胃不适、寒湿痹痛、月经不调。
日本专家:适当赤足好处多
与新加坡“光脚文化”相对低调的民间讨论相比,日本对“赤脚”课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当高调。在日本,
“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登上了国立学校的大雅之堂。
在本地星日外国语学院工作的多田纳女士来自日本神户,她告诉记者,在日本的一些幼儿园或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光着双脚绕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活动,这就是日本的“赤足教育”。
“我们日本的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无拘无束地走路,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增强食欲,提高身体抗病和耐寒的能力,所以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接受
‘赤足教育’
。”
她说虽然日本近年来推崇“赤足教育”,但大多数家庭在家里还是要穿拖鞋,即便光脚也是走在草垫或者榻榻米上。学校并不勉强学生必须接受“赤足教育”,学生们可自由选择。
日本专家认为光脚走路可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益处多。那从中医角度能解释通吗?记者也就此问题咨询了中华医院的林英医师。
林医师表示,无论是“光脚文化”还是“赤足教育”,都要视气候、时节等因素而做调整,也要因个人体质的不同来量身选定。
“中医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青壮年人光脚行走能增进足部及身体的气血循环,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但体弱阳虚者则适得其反,并且只适宜在天气暖和的日子光脚走路。”
本文转自公众号:
德听儿童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