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近代史话”,关注我们
有同学向公号点播“近代南京”,实话,我还没有写过“近代南京”,倒是因为航空史的关系,很是写了几段“近代上海”。
那又如何?
南京,上海,就像当年奔驰沪宁的蓝钢车一样,充满机遇,也充满回忆。
我曾经写过。
广州、南京、上海、北平,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无数传奇故事的城市,让我日夜牵挂。
奔波于京沪粤间,我想到1925年的广州——如果有人问你,1925年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你一定不假思索,是爱情和革命的模样。那个炙热的夏天,还残存着革命的热情回忆。许多年轻人带着爱情奔赴北伐的战场,就像名作家茅盾的小说《幻灭》讲述的那个生涩的爱情。
我想到1930年代的上海——南市悠悠的岁月,还和着胡琴,念一曲“孤王酒醉桃花宫,韩素梅生来好貌容”;而黄浦江两岸,转成奔流不息的商业浪潮,中国的资本主义在这里飞速成长;中日的秘密战也如火如荼,那些租界洋房外的夹竹桃盛放之时,周璇的《天涯歌女》一遍遍地唱起来,你还在孤单地寻着找谁?
我想到1930年代的南京——这座古老的古都,因为首都计划重新焕发新机。拨地而起的新楼昭示着南京的野心,南京的梦想,南京的奋斗。鸡鸣寺外,春花烂漫;中山门下,战火激越。日本人的飞机整日价地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睡荼蘼与裙钗线皆不见了,1937年的爱情,空留余念。
我想到1930年代的北平——这是郁达夫和周作人的北平,蓝天、白鸽,八大胡同里的你侬我侬,换来国际饭店的枪声阵阵。它留给你少年时代最初的记忆。
最好的时候,最坏的时候。
长按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