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帮主的手机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你的名字)家长你好,现已将您孩子本次考试分数公布到校讯通平台 (一个钓鱼网址) 学生近来比较浮躁,成绩不理想。请家长重视!班主任!!”
帮主一看,扑哧乐了,开什么玩笑,我家宝贝还没上幼儿园,哪来的什么考试分数。
可是上面为什么会有我的名字呢?
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一条骚扰短信,但在短信文字里我发现了一个“
网址链接
”,于是
用电脑打开了短信中的网址:
我靠,居然
是一个apk安装包文件,幸好我没有用手机点开里面的链接,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无独有偶,下午有网友给平台留言,也提到了这件事!而且他因为点开里面的链接,中招了!
帮主
一看,这个问题很严重,有必要写篇文章提醒一下大家!我想这个短信要是被长辈接到,他们肯定会点开,然后...后果很严重!
如果你也收到了跟我一样内容的短信,千万不早点里面的链接!
恰逢考试季,
家长都比较关注孩子成绩,成绩更加备受关注。骗子正是抓住这个心理,设此骗局,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不然会有钱财损失!下面我们看看相关新闻报道吧
马先生的儿子今年读高三,对于儿子的学习,他是特别地上心。5月17日,马先生的手机响了,一个山东济南手机号码发来一条短信:“马俊家长,这是您孩子近期在校表现,成绩下降明显,需家长监督重视!”短信的最后,还附上了一个名为“家校通”的网址。
看到短信后,马先生的第一个反应是儿子又调皮了,“我以为儿子又在学校搞啥子,读书不认真”。但是,他还是有一点警惕,也曾猜想是不是遇到了骗子,但他转念一想,对方都知道他的名字,应该不是假的,可能是学校创新了工作方法。
随后,他点击了这个链接,进入了一个APP下载的网站,但鼓捣了好几分钟,也没在里面找到类似的成绩单。
找半天没找到成绩单,马先生越想越不对,赶紧退了出来。可是,不到十分钟时间,他接连收到两条银行短信。就在马先生点击链接后不久,他银行卡里的5000元被转到了一个陌生账户。此时,他才意识到上了当。
马先生的银行卡里一共有一万多元,但并没有开通网银功能,钱到底是怎么转走的?
其实,这样的骗术并不罕见。
大部分骗子都是利用 “伪基站”群发短信中的链接。网站中存在木马病毒,当被害人打开网页时,手机便被植入木马病毒,病毒会窃取手机中支付类的账号及密码。在被害人收到银行或支付平台的验证短信时,会被“木马程序”屏蔽,同时将验证码转发给犯罪分子,最终被害人的账户内资金被洗劫一空。
还有这种的诈骗短信,也别点!☟☟☟
这种的:
这几天中高考成绩陆续要出来了,家长如果收到类似短信,千万别信以为真,记得要到学校或者教育部门指定的网站查询成绩!
中小学生期末考正在进行中,不法分子总会利用家长与学校沟通不畅的情况,通过短信冒充学校老师、班主任以查询成绩为由进行诈骗。
收到类似这样的信息,千万不要立即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也不要回复信息,最好直接联系学校老师进行核实!
记住了吗?带链接的不明短信不要轻易点开!
6月1日,哈尔滨一市民收到一条短信称:“高考报考及考后分数查询,请您及时激活查看‘服务通’。”由于短信中确实写着她本人和自己孩子的名字,加上后面还有“服务通”字样,这让她以为是类似于学校的“校讯通”服务,就点击了短信中的“查询链接”。等收到银行卡被转出5023元通知的短信时,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关于高考的骗局都会卷土重来,正是因为分数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所以家长很容易在这个地方掉以轻心。
高考成绩尚未公布,不法分子已经冒充“苏大招生办”通过电话到处骗钱。6月17日,太仓一名中年妇女听信犯罪分子“打钱十万块,包孩子读苏大”的蛊惑,在银行差点将十万元汇出。关键时刻,警察赶到银行拦住了她。
其他类似的骗局还有称有内部指标、能破格录取或者是本科补录。都是针对家长和考生急于了解信息的心理,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
了解国家招生政策和法律法规,从官方渠道了解学校招生信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切按照国家招生流程走,不要试图走捷径。
小敏刚结束高考没几天,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自己是某高校的附属机构,告诉小敏毕业后拿的是该高校的正规毕业证书,并对小敏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在小敏和家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的情况下,怎么会有高校和自己联系,经过调查,才知道是一个三流的不知名学校,借着高校的名号在招生。
通过官方途径了解到更多关于学校的情况。例如学校的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校园贴吧等,对学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高考刚刚结束,不少高考生已经开始外出找工作,打算提前挣钱积攒社会经验。不少中介又利用这一时机,发布高额小时工资的广告吸引学生目光。近日,,工作的事就没了踪影。
考生选择暑期兼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值得赞赏,但是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工作,并且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
虽然我们列出了几种常见的教育方面的骗局,但是骗子的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因此学生和家长心中都应该始终绷紧一根弦——凡是要点链接的短信都不要点不要回,凡是需要转账的都不要信不要转。
首先,家长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学校老师联系,不要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其次,了解国家招生政策和法律法规,从官方渠道了解学校信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切按照国家招生流程走,不要试图走捷径。
最后,也要提醒学生要注意隐私保护,不要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上传到网上,也不要轻易的扫一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大厂帮帮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