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猪牛
廿二
号
有人说,舍利子是人体内的“结石”,因为出家人常年茹素,多吃豆制品等,钙质沉淀,积聚而产生的。
又有人说,舍利子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由精、气、神所炼成的“丹”。
……
那么,舍利子——这个充满神秘色彩高不可攀的物件儿,到底是什么呢?
舍利是印度语,梵文śarīra,或译室利罗、设利罗。义“骨身”、“体”、“遗身“,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但本意却非如此。舍利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佛舍利形似米粒,因而得名。所以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词语,完全是从其形状上立名的。
在印度,人死后的遗体,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后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属的、石质的、陶质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称为塔,塔是高显的意思,相当于中国的坟。藏舍利的容器,无论是金属的还是石质的,都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里,也称为塔。这种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国宝塔的来源。
依于尊敬遗体的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发、剪下的爪、牙齿、骨灰等,都是舍利,而受到尊敬。所以佛教中,有发舍利、爪舍利、牙舍利 ,及发塔、爪塔、牙塔等。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坚固微粒,又名“坚固子”。舍利这一称谓,至后世脱离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高僧大德火化后,常在遗体骨灰(舍利)中发现坚固或结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对此舍利中的“坚固子”,特别重视和尊敬,称为“舍利子”。
文:大飞
图来自网络,侵权删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注于小众的挖掘,每天赠你一份大惊喜。
微信号:fzn6996
长按二维码入“牛”
戳原文
,电子显微镜下舍利子惊现五尊佛像